渝中区202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发布仪式举行。
4月27日下午,渝中区202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发布仪式举行,全市首创发布年度“十大法治事件”,记录法治建设的坚实步伐,彰显公平正义的时代强音。渝中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东出席并致辞。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焕伦,区政协主席王南,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何积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苟鹏,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叶世平,区委副书记邹晓宇,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蔚传忠,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蒋成昆,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包茹华,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兴建,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新军,区政府副区长朱荣堂,区政协副主席谢果,区人民法院院长石溅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钟晓云出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成果,日前,渝中区委政法委、区委依法治区办、区法学会联合开展全区首届“十大法治事件”推荐评选活动。本次活动评选范围为2024年度在渝中区发生的重大、有影响力,能够代表渝中区法治建设成就的标志性法治事件。自活动启动以来,共收到各部门、街道、社会单位推荐的事件33件,涵盖行政执法、公正司法、平安建设和化解矛盾纠纷、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教育、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涉外法治等多个领域,经组织推荐、资格审查、市级专家组现场评审和征求意见等程序,经区委依法治区委第七次会议研究审议通过,评选出渝中区202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谢东在致辞中指出,渝中是法治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法治建设的标杆示范地、法治服务的发展样板地。此次发布的“十大法治事件”,记录着当前法治渝中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承载着未来法治社会建设的美好期许。渝中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保障重大战略实施,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建设任务,充分发挥成渝金融法院等资源优势,探索成立区域法律服务研究中心、域外法查明中心,开展陆上贸易规则等法治理论研究,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端智库、典型案例数据库,为企业出海、贸易跨境保驾护航。以法治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司法机构集聚、法务资源富集优势,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大力发展行政法务、专业法务、技术法务、智慧法务,主动融入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专业服务等产业发展,建好用好金融法学、文旅法学等直属研究会,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法治保障。以法治强化为民服务质效,依托律师事务所及合作高校法务人才荟萃优势,不断提升“一居一顾问”“法律明白人”等法治服务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云上共享法庭”“云端小马”便民小程序,持续开展送法进社区、进校园、进楼宇“三进”活动,让各类公益法律服务在群众身边“触手可及”。
苟鹏对渝中区202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的发布表示祝贺。他说,渝中区十大法治事件的评选发布,体现了渝中区依法治区的基本理念,鼓励了法治创新实践,彰显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先进理念,具有开创意义。要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探索创新,以国际化的视野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新闻多一点
此次发布的“十大法治事件”,共分为公正篇、为民篇、涉外篇3个篇章。分别是:渝中区人民法院“作出全市首份《法律咨询意见书》守护渝中畅通”,渝中区人民检察院 “司法行政协同共护‘两江游’文旅名片”,重庆丽达律师事务所“解放碑威斯汀酒店在破产清算程序中平稳过渡与品牌守护”,渝中区委政法委 “创设‘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满足法治需求‘最后一米’”,渝中区公安分局“渝中区出台网约房管理试行办法”,渝中区人民检察院 “公益诉讼保护公民人脸信息安全”,大坪街道“构建‘136N’矛盾纠纷调解最小单元”,区司法局“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渝中研究院成立”,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中国-东盟投资贸易法律政策指引》发布”,上海段和段(重庆)律师事务所“涉外法律服务‘总包’模式助力中资‘一带一路’利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