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举行
重点打造“9大标志性成果”
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更多渝中力量
7月8日上午,渝中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系统总结渝中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聚焦“三中心一走廊”,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更多渝中力量。
受在市外学习的渝中区委书记黄茂军委托,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东出席并讲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焕伦,区政协主席王南,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四川省雅安市副市长孙云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吴昊,成都市青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彭茚,成都市金牛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黄智太,渝中区全体在家区领导参加。区委副书记邹晓宇主持。
会议书面传达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精神。听取全区2024年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及2025年重点工作汇报。发布投资机会清单。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上海外服(重庆)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重庆原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艾锡亚酒店集团有限公司作现场交流发言,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等21个部门作书面发言。
谢东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大局、统揽全局、引领变局、开拓新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过去一年,全区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紧扣打造“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结合“三中心一走廊”新要求,健全完善“四个体系”,部署实施“十项行动”,压紧压实“四张清单”年度215项重点工作任务,极核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中心特色功能区提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培育建设成效显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巩固提升,标志性重大改革成果持续涌现,内陆开放高地能级持续提升,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惠民利企更加可感可及。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二个5年新征程的开局之年。要聚焦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紧扣“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和“三中心一走廊”新要求,坚持干字当头,突出改革创新,强化一盘棋思想,重点打造“9大标志性成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局中彰显渝中新作为。
谢东强调,要持续优化完善现代服务业布局,以市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牵引,探索与四川联动共建,带动服务业布局更加优化、发展更加集聚。
要加快构建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质建设环重医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力建设黄花园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要全面增强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集聚功能和服务质效,全力提升金融集聚能级,深化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高质量做好金融数智化服务,加快构建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要着力推动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提速进位,打造具有巴蜀特色的文旅业态和产品,推动游客文化旅游娱乐体验升级,提升文旅智治和综合服务能力。
要提质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丰富高端商业生态,打造特色消费场景,浓厚国际消费氛围。
要加快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先行,深化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要充分发挥内陆开放高地先行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完善通道体系,促进外资外贸,提升国际交往水平。
要不断提升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惠民利民质效,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川渝通办”,持续强化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构建完善生态协同治理体系。
要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积极谋划超前布局项目,推动产业向更高能级发展,主动承接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落地。
谢东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推动成渝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统筹协调、政策协同、平台共建、利益共享、闭环落实机制,共同打造跨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区级相关部门、各管委会、各街道、各区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区内重点企业代表、四川方面企业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