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1:为什么要制定本《行动计划》?
答:制定本《行动计划》,是基于渝中商贸发展的现实方位、阶段特征和未来需求,从四个关键维度进行的深入考量。一是“跳出渝中看渝中”的全局定位之需。国家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部署;渝中肩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内陆开放高地先行区”使命。制定《行动计划》,正是将渝中商贸放在这一坐标系中推进——既通过培育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全国,又依托区位优势服务全局,实现“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二是“靶向发力促升级”的量化攻坚之需。针对商贸产业、品牌、主体、载体等维度,细化批零、餐饮、社零、国际知名品牌、规模以上商贸企业数量、大型商业载体面积等14个大项及若干细项指标,锚定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方向。三是“破解瓶颈补短板”的精准施策之需。针对传统商贸业态占比高、商业设施建成时间长、高端消费生态不健全等问题,研究新兴动能培育、传统载体更新、高端供需提升等举措,拓展商贸大区优势、提升强区能级。四是“激活主体强根基”的生态培育之需。围绕市场所需、企业所盼,从鼓励创新转型、支持发展壮大、加强要素保障、优化项目服务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问2:《行动计划》的总体架构是什么?
答:《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围绕现代商贸业高质量发展主线,构建了“三个定位锚方向、五个目标明路径、八项行动抓落实”的立体化框架体系。
立足“三大定位”:一是建设现代商贸产业发展领航区,重点集聚商品贸易总部、扩容服务消费、提速数字商务创新;二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突出汇聚高端品牌、彰显国际品质、促进传统与现代消费共鸣;三是建设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强化全球资源要素联通、深化国际经贸交往、提升开放辐射能级。这三个定位如同“三足鼎立”,共同支撑起渝中商贸的战略站位。明确“五个目标”:包括巩固全市商贸第一区地位并再造新优势(如保持社零总额领先、强化批零业支撑作用)、构筑国际消费核心区新高地(如汇聚全球优质资源、深化"四首经济"和"五大特色场景"建设)、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迈上新台阶(如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展现多元化商业空间新风尚(如提速三级商业体系建设)、培育高层级商贸主体新动能(如集聚区域总部、培育示范企业、壮大"链主"企业)。这些目标既包含对优势领域的巩固提升,也包含对新兴领域的突破探索。部署“八大行动”:具体包括商贸载体强基培优、商贸品牌示范引领、商贸消费多元融合、商贸资源链通全球、商贸供给结构优化、现代商贸数智升级、企业主体矩阵培育、商贸环境配套支撑。这八大行动覆盖了从硬件载体到软件环境、从市场主体到消费场景、从传统贸易到数字升级的全要素、全链条,形成了系统集成的“施工蓝图”。
问3:什么是离境退税商店?申办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答:离境退税商店,是指经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的企业,境外旅客在这些商店购买符合规定的退税物品后,在离境时可以申请退还相应增值税。简单来说,它是为方便境外游客在境内购物并享受退税服务的“合规商店”。
若企业想申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需同时满足以下四项基础条件:一是税务身份合规,必须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这是开展退税业务的前提;二是纳税信用良好,纳税信用级别需达到A级、B级或M级,体现企业的税务合规水平;三是系统条件达标,需同意安装并使用税务机关统一的离境退税管理系统,确保设备运行条件达标,能够及时、准确地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销售及退税相关信息;四是财务核算规范,需单独设置退税物品销售明细账,对相关销售数据进行准确核算,保障退税依据清晰可查。
为推动免退税经济发展,渝中区积极鼓励商业运营方引导商户创建离境退税商店,并配套专项扶持政策:对每年新创建的离境退税商店,将给予商业运营方及商户各5000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通过政策激励进一步优化境外游客的消费体验,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问4:《行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为确保三年行动方案落地见效,《行动计划》从组织、政策、项目三个维度构建了系统化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通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高效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政策扶持,精准对接发展需求,为各项任务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强化项目支撑,以具体项目为载体,推动目标任务转化为实际成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细化落实执行路径,渝中区对未来3年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梳理,创新编制了“四重清单”:包括30项重大项目(涵盖15个建设项目、10个改造项目、5个盘活项目)、10项重大政策、10项重大改革以及20项重大平台,形成总计70项重点事项的清单化管理机制。这一举措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微观抓手,通过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确保各项任务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为《行动计划》高质量实施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问5:《行动计划》对渝中区的企业有什么利好?
答:对企业而言,《行动计划》为企业量身打造了多维度政策支持体系,释放实质性利好,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区域商贸升级路径,实现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具体支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载体升级,新增50万、盘活100万、焕新200万平米商业载体,同步构建三级商圈体系,重点打造解放碑—朝天门、大坪、化龙桥等核心商圈,为企业提供高能级发展承载空间。二是品牌赋能,计划引进140个国际品牌,集聚600个知名品牌及100家高能级门店,推动老字号焕新、培育本土品牌,依托首发地标活动提升企业品牌曝光度与市场热度。三是场景多元,打造“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场景,优化提升20余个特色街区,深化离境退税街区建设,帮助企业精准触达目标客群。四是业态升级,推广新零售、数字消费等新兴模式,大力发展体验经济与新业态,为企业创新经营方式提供广阔空间。五是开放拓展,依托自贸区等开放平台,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发展跨境电商,助力融入全球经贸网络,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六是数智赋能,做大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推广即时零售等智慧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七是梯度培育,扩容产业园区规模,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实施“个转企、小升规”培育计划,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助力不同规模企业梯次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