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重庆市渝中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现就《预案》有关内容作如下解读。
一、修订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市应急管理局与市气象局日前签署的《深化自然灾害应急预警联动体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切实提升暴雨、大风、强对流等气象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按照《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渝府办发〔2022〕37号)有关规定,我区组织开展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
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总则。明确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灾害分级、应急预案体系等。
第二部分,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区级组织指挥体系(区气象防指)及成员单位职责。
第三部分,预防预警。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信息监测及报送要求,严格信息报送渠道和时限,完善信息上报流程。
第四部分,信息发布。明确了气象灾害信息发布的原则、方式等。
第五部分,应急响应。一是明确先期处置措施,全力控制灾害事态发展;二是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将我区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三是明确分级响应应急措施,分部门和分灾种规范防御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四是明确响应级别调整和终止条件,根据灾险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来确定响应级别调整和终止;五是明确后期处置措施,规范灾后恢复重建、社会救助、灾后卫生防疫、保险理赔、调查评估等灾后恢复措施办法。
第六部分,应急保障。明确队伍保障、经费保障、物资装备保障、通信信息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治安秩序保障等方面内容。
第七部分,培训与演练。明确区气象防指成员单位和各街道办事处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培训与演练要求。
第八部分,附则。规范预案管理,预案解释与实施相关内容。
三、修编的主要内容
《预案》根据渝中安委及渝中减灾委调整各部门职责,修改、完善各相关部门作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增加信息上报流程图、预警响应流程图、应急响应流程图等;细化各相关单位信息上报的时限、流程;分主体明确预警后各相关单位应开展的行动,提出分部门响应和分灾种响应措施;充实应急保障部分内容,进一步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