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500103009283772K/2022-00065 发布机构 渝中区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05-24 发布日期 2022-06-13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 发文字号 渝中府办〔2022〕20号 有效性
索引号 11500103009283772K/2022-00065
发布机构 渝中区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成文日期 2022-05-24
发布日期 2022-06-13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
发文字号 渝中府办〔2022〕20号
有效性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管委会、街道办事处、人民团体,有关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11次常务会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524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中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

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及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21138号)要求进一步做好我区十四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为抓手,整合辖区各方面资源,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高质量推动渝中科普事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25年,全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0%继续走在全市前列。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科学素质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全域科普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创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三、提升行动

紧紧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技能,重点实施5项提升行动。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完善青少年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校科学教育和校外科技创新活动有效衔接,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教育水平,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努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把我区打造成科技强区夯实后备人才基础。

全面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持续开展院士专家科普校园行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引导中小学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尊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场地、设备、耗材及运行维护投入,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完善科学教育质量评价和青少年科学素质监测评估。

强化青少年科技教育联动协作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科技辅导员协会、科普基地的协作联系,在中小学大力开展各类区级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科学素养大赛等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并组织好各类全国、全市性科技竞赛选拔;充分发挥各类青少年校外科普场馆、阵地的宣传教育功能,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科普基地开展科技嘉年华放飞科技梦想携手快乐成长”“科普夏令营等各类主题科技体验、公益活动

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深化高校理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科学基础课程建设,加强科学素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深入实施渝创渝新创业促进计划,鼓励青年创新创业。

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打造一批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学校,突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开展英才计划、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俱乐部、雏鹰计划等工作,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选拔一批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高中学生提前进入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学习。

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实施馆校合作行动,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医疗卫生人员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生理卫生和自我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减污降碳等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科技节、科学营、科技小论文(发明、制作)等科学教育活动。搭建家庭科学教育知识传播平台,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类亲子体验活动,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

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充分发挥科技辅导员协会、青少年科学素质研究会龙头学校引领作用,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发挥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推作用,更好服务教师发展。

实施城市居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居民科学素质为重点,推动城居民科普资源不断丰富、科普服务能力有效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普及尊重自然、绿色低碳、科学生活、安全健康、应急避险等知识和观念,提升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居民科学素养,促进居民全面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推进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加强政策和舆论引导,鼓励动员辖区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相关单位开发开放科普资源,支持和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积极开展科普示范街道、社区建设健全科普基础设施,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打造科普活动品牌,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加强社区科普阵地设施建设。结合我区城市有机更新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科学布点,精心策划推进社区科普阵地建设。在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升级改造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等设施,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融合社区科普益民项目,努力做到科普工作资源共建共享,科普阵地提档升级,科普项目落实落地。

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碳达峰碳中和、防灾减灾日以及科技、文化、卫生、安全、健康、环保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打造区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环保科普讲解大赛、社区科普大学、书香换花香等特色科普活动品牌。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社区科普大学教学体系,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提升居民科学素质,助力文明城区、和谐社区建设。

)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守规章重安全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推动建设质量强

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最美青工”“最美应急人”“巾帼建功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实施技能中国创新行动。开展多层级、多行业、多工种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建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统筹利用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发现、培养高技能人才。打造巴渝工匠职业技能大赛品牌,组织开展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职前教育和职业培训中进一步突出科学素质、安全生产等相关内容,构建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终身技能形成体系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开展一线创新工程师培训。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权益保护、健康生活常识等识培训和科普活动,提高职工安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求学圆梦行动等,增加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机会。

强化园区、企业与科技要素、资源的对接。充分发挥园区、(企业)科协、学(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平台,举办各类科技报告、讲座、沙龙,开展行业研讨、技术交流系列活动;针对企业科技人员、职场白领、职工,广泛开展应急安全、心理健康培训、讲座等科普进企业活动;多形式组织企业座谈会、报告会,解读科技政策,征集项目需求。

发挥企业家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科学素质,引导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和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推动者。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发挥学会、协会、研究会作用,引导、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推动相关互联网企业做好快递员、网约工、互联网营销师等群体科学素质提升工作。

)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丰富老年人科普服务的供给内容、渠道途径、方式方法,稳步提升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实施智慧助老科普行动。加强家庭、社区、社会协同,通过宣传教育、体验学习、尝试应用、互助帮扶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依托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社区科普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等,开设智能手机使用、智能就医、智能消费、智能金融等课程,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增强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

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依托健康教育系统,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机构、进家庭,开展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险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充分利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鼓励社会工作者参与。

实施银龄科普专项行动。积极开发老科技工作者人力资源,发展老科协、老卫协、退教协等组织;整合区内老年教育服务机构资源,挂牌成立渝中区老年科技大学;在老年活动中心、军休中心、社区养老站等拓展老年宣传教育功能,开展各类科普服务。充分发挥老专家智力资源,发展壮大老年人才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吸纳更多优秀老专家加入院士专家科普讲师团、科学传播专家团、健康科普专家库等专家队伍,在社区、校园科普中发挥积极作用。

)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增强科学执政本领,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渝中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找准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强化对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民生改善,组织开展改革研讨、金点子征集等,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履职水平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学习,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把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党校(行政学)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重庆干部网络学院、渝中智慧党建等平台开设科学素质课程;举办渝中大讲堂科技科普专场,邀请院士、专家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讲解前沿科技知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科普渝中专栏、渝中科普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普知识,造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升科学素质的身边课堂。常态化开展面向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培训工作。

在公务员考核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任职考察中,强化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引导激励其学习掌握科技知识,提升科学素质。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带头参与科普活动,宣传国家科技政策,为推动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作出积极贡献。

四、重点工程

深化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实施5项重点工程。

(一)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形成相对完备的科技资源科普化体系和配套政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的科普功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普责任意识,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力。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开展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成果科普服务评价,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转化机制。鼓励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推动将科普工作实绩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

实施科技资源科普转化专项行动。支持和指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学共同体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加强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鼓励在新建重大科技(科研)设施和基础工程中,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开发科普功能;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已建创新基地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鼓励企业设立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场馆设施。

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开展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渝中英才先进事迹宣传推广强化科学家精神教育。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举办或组织参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重庆英才讲堂、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等活动,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和科技创新成就,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深入开展创新争先行动,组织参加创新争先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评选表彰活动,积极推选最美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巾帼建功标兵等,树立科技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向公众解读、宣传、推广科技成果。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普能力,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营造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

(二)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加强科普资源开发和整合,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多渠道推进数字科普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字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科普文化产业。

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情景应用理念,推动传播方式、组织动员、运营服务等创新升级。加强渝中科普品牌建设,推动科普中国优质资源落地应用,做好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的运行管理,统筹科普内容建设和传播渠道,为公众提供精细化增值服务。

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图书、报刊、音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鼓励公共交通、户外电子屏、楼宇电视等各类媒介增加科学传播公益广告内容,构建针对不同人群的立体科技宣传体系,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在《渝中报》、区政府门户网等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增加科普内容、增设科普专栏。大力发展新媒体科学传播。促进媒体与科学共同体的沟通合作,增强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建立健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发挥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资金在助力科普信息化资源集成中的作用。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支持围绕重点人群,开发一批针对性强的科普资源。支持开发动漫、短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科普作品。

大力发展数字科普文化产业。搭乘数字快车,探索产业+科普模式,推动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协同发展鼓励支持科普产品研发创新与市场培育,促进科普创意设计、科普自媒体、科普文旅、科普研学、产品研发、展示展览、科普服务等特色市场发展

(三)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推动科普基础设施提质增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

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制定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新建和既有科普基础设施,注重功能错位互补,提高覆盖面和使用效能。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完善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推进符合条件的科普场馆免费开放。

加强科普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继续教育)、研学等基地,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科普教育培训网络,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公园、机场、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

加强基层科普阵地建设。建好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书屋、科普画廊、科普橱窗等传统科普阵地,推动社区科普大学转型升级。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图书馆等平台拓展科普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共享科技馆、共享图书馆等基层科普阵地建设模式。建设一批青少年科技体验、科普参观、项目实践等科学营地。探索建立基层科普展教资源和展教活动巡展共享机制。

(四)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各级各类科普组织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显著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基本建成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

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搭建应急科普宣教平台,加快建设应急科普体验场馆,常态化开展传染病防治、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建立全方位多领域的应急科普数据资源库,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建立应急科普部门协同机制,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纳入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建立党政部门、学术共同体、权威专家、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声机制,将应急科普与舆论引导、政策措施宣传结合,规范发声渠道,辟除虚假信息,减少信息过载。突发事件状态下,各各部门密切协作,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

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阵地,以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基层科协三长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科普服务体系。动员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推广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领单、科技志愿服务队接单的订单认领模式。建立完善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深入实施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推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培育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培育科普品牌活动。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活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安全健康、心理健康、创新创造等主题,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等综合性科普品牌活动,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理念的推广和普及,着力提升科普产品和科普理念的精准、有效供给能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普品牌活动5个以上持续开展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公众科学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中国航天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粮食日、全国土地日、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爱国卫生运动等主题科普活动。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科普文化进万家、千会千人进千户等科普专项活动。积极培育线上科普品牌活动。推动线上线下科普活动联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加强专兼职科普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科普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深化三长制改革,发挥教师、医生等兼职科普队伍作用,积极做好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等方面工作。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新媒体科普、科普研究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组织参与重庆市年度科学传播人物推选

(五)实施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工程

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增进文明互鉴,推动价值认同,提升开放交流水平。

参与科学素质交流合作。组织参与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智博会重庆英才大会具有国际影响力、行业引领性、品牌美誉度的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加强青少年、妇女和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开展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双边、多边合作项目,促进科普产品交流交易。

加强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公共卫生、绿色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合作。积极开展科普交流合作,组织参与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科普品牌。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积极开展科学传播国际交流,支持优秀科普展品、作品走向世界。

加强川渝科普交流合作。结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科普共同体。坚持统筹推进与分工协作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打通科普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节点障碍,通过片区交流、成立联盟等多种形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阵地共建。促进川渝两地科技工作者所能和社会所需精准对接、相互共享、相融互通。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完善全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协调机制,将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科学素质建设的督促检查。区政府分管领导每年至少听取1次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将科学素质建设有关任务纳入相关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科协切实履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办公室职责,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完善工作机制,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全科学素质建设。

(二)机制保障

完善监测评估机制。落实国家科普工作评估制度,按照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标准,配合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科学素质建设能力监测评估。设立区级科普奖,推动在相关科技奖项评定中列入科普工作指标,加强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的学习宣传。

(三)经费保障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科普投入机制,充分保障科普工作经费。区财政把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统筹考虑和落实科普经费。大力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采取设立科普基金、资助科普项目等方式为科学素质建设投入资金。

(四)进度安排

1.启动实施。2021年,做好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动员和宣传工作。

2.深入实施。2022─2025年,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完善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

3.总结评估。2025年,按照全市统一安排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和专项调研,对十四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

附件

渝中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重点任务分工

类别

任务内容

牵头部门

责任单位

提升行动

1.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教委、科协

委宣传部、委网信办、科技局、经济信息委、民政局、人力社保局、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局、文化旅游委、卫生健康委、应急局、民族宗教委、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团区委、妇联、社科联、各街道

2.实施城居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区卫生健康委、区委网信办、区科协

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委老干局、区教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应急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各街道

3.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总工会、人力社保局、经济信息委、应急局

委宣传部、教委、科技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委、文化旅游委、卫生健康委、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团委、妇联、科协

4.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科协、卫生健康委、委网信办

委宣传部、委老干局、教委、科技局、经济信息委、民政局、人力社保局、生态环境局、文化旅游委、应急局、民族宗教委、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总工会、妇联、各街道

5.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委组织部、人力社保局、科协

委宣传部、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区科技局、生态环境局、文化旅游委、卫生健康委、应急局、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总工会、团委、妇联、社科联

重点工程

1.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科技局、科协

委组织部、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教委、经济信息委、民政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建委、城市管理局、文化旅游委、卫生健康委、应急局、人民防空办、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总工会、团委、妇联、社科联、各街道

2.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委宣传部、科协、大数据发展局

委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科技局、经济信息委、财政局、生态环境局、文化旅游委、卫生健康委、应急局、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文联、区社科联、各街道

3.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科技局、科协

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教委、经济信息委、民政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建委、城市管理局、文化旅游委、卫生健康委、应急局、人民防空办、交通局、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团委、妇联、社科联、各街道

4.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科协、应急局、科技局、卫生健康委

委宣传部、委网信办、教委、民政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生态环境局、文化旅游委、区应急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文联、区社科联、各街道

5.实施科学素质开放合作工程

科协、科技局

委组织部、委宣传部、委统战部、教委、经济信息委、民政局、人力社保局、文化旅游委、政府外办、总工会、团委、妇联、各街道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524日印发

文件下载: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渝中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doc

部门解读:

《重庆市渝中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字解读

一图读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