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500103009283772K/2025-00046 发布机构 渝中区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9-18 发布日期 2025-10-1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公文 发文字号 渝中府办〔2025〕84号 有效性
索引号 11500103009283772K/2025-00046
发布机构 渝中区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其他
成文日期 2025-09-18
发布日期 2025-10-14
体裁分类 公文
发文字号 渝中府办〔2025〕84号
有效性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中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渝中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区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渝中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918

(此件公开发布)


渝中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两大定位”要求,全面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加快构建“4311”现代产业体系,根据《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结合渝中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紧扣“4311”现代产业体系部署,持续集聚物流总部,完善服务链条,为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提供全面有力的物流保障。

二、发展目标

2027年,5A级物流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维持在10%左右,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

——头部市场主体持续集聚。引进12家全球知名物流企业,新增15A级物流企业,以优质物流总部吸引、支撑物流市场主体集聚发展。

——物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持企业拓展服务链条,发展供应链物流,培育供应链企业2家以上,供应链服务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物流通道网络不断扩展。支持企业加大运力、海外仓投资,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拓展海外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货量增长10%以上

——物流商贸不断融合发展。支持头部物流、商贸企业搭建信息互通平台,促进物流需求、物流供给高效对接,联合推进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建设。

——绿色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支持企业加大对物流设施设备的绿色化数字化升级,提高运力调度、货物周转效能,促进降本增效。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现代物流总部集聚

1.健全产业支撑体系。不断优化完善现代物流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拓展物流服务新模式,促进供应链服务、物流交易、信息服务等相关业务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根据现代物流应用场景开发运费贷、航空租赁、信用证结算、运输单证融资等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方案,助力物流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做大业务规模。(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委、区产业发展促进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

2.强化龙头企业招引。以解放碑朝天门片区、化龙桥国际商务区、菜园坝滨江新城等区域为总部载体,链接区外枢纽资源,持续探索推进“总部+基地”发展模式,深化细化招商图谱,加快引进一批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企业,持续提升铁公水基础运力保障能力。到2027年,引进12家在国内或国际上具备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实现“总部+基地”发展模式“0”的突破。(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委、区经济信息委、各管委会)

3.促进本地企业发展。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组建行业培育专家团队,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引导头部物流企业成立行业联盟,畅通企业对接平台。支持龙头企业通过“以商引商”方式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积极为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个性化、定制化的运力保障,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到2027年,新增5A级物流企业1家,在国内具备影响力的物流企业达到3家以上,规上企业新增5家以上。(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

(二)创新发展物流新模式

4.提高多式联运服务能力。鼓励铁公水各领域运输企业加强合作,持续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枢纽联动场景,完善末端运力网络,大力发展“门到门”一体化运输服务,持续做大多式联运规模,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到2027年,多式联运营业收入增长10%左右。(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委;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

5.发展供应链物流服务。支持重点企业与全市汽车、电子、新材料等领域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提升物流协同效率。引导物流、快递服务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发展零库存管理、线边物流等新模式。到2027年,培育2家以上规上供应链企业,供应链服务产值达到10亿元。(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委;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

6.提升细分物流市场服务能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细分物流市场,持续提升大件物流、危化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特种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加大中小物流企业的运力、仓储、信息基础服务供给,帮助中小物流企业提升在细分物流市场的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委)

(三)推动通道服务能级跃升

7.提升通道运力投入强度。坚持“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主攻方向,引导企业加大“东盟班车”“渝甬班列”“渝穗班列”的开行力度,增开班车班列新线路,推动重点水运企业开行跨境班轮航线,持续拓展服务半径。到2027年,实现“东盟班车”年均开行3000班次,“渝甬班列”年均开行300班次,“渝穗班列”年均开行100班次,新增4艘以上海运船舶。(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委)

8.发挥通道联动作用。组织企业加强与果园港、江北机场、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等通道节点的联动合作,协同构筑亚欧国际物流网络。立足渝中商贸强区、服务大区、开放窗口等资源优势,强化通道沿线、周边地区货源组织对接,提升对四川、贵州等周边地区的货物集散能级。到2027年,通道运量增长10%以上,与东盟国家贸易额占比增长5%以上(牵头单位:区商务委;配合单位:区交通运输委、区发展改革委)

9.加快海外服务网点布局。借助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等平台组织作用和渝中区外事资源,支持物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设立海外仓,延伸通道前后端服务功能,构建东南亚、中亚、西亚、欧洲沿线物流集结和分拨配送中心,加快海外网络布局,扩大海外经营规模。到2027年,可调度使用的海外分拨仓达到30个以上。(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委、区政府外办)

10.丰富通道服务类别。支持区域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参与推广“跨境易融”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参与打造贸易融资区块链“联盟链”,不断创新通道服务产品,做好跨境贸易金融、物流金融服务。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法律展示中心和东南亚法律识别研究基地,开展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域外法研究,打造陆海新通道涉外法律服务品牌,为物流企业“走出去”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牵头单位:区产业发展促进局、区司法局;配合单位:区商务委、区交通运输委)

(四)推动商贸货代融合发展

11.打造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完善商业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楼宇品质和服务水平,引导物流行业组织、国际货代企业及国际物流企业集中布局,提升商贸物流效率,打造“货代物流+商务+服务+运营”一体的特色化、专业化国际货代楼宇。出台渝中区高质量建设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扶持办法,联合重庆市国际物流口岸协会,依托“码上出海”平台打造国际货代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到2027年,国际货代备案企业数达到80家以上,全球知名国际货代物流企业达到3家以上。(牵头单位:区商务委;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运输委、各管委会)

12.引导商贸物流结构化转型。鼓励商贸自营物流与物流企业跨界融合组建合资公司,充分利用传统物流资源,优化配送业务流程,布局配送网络,完善前置仓配送、即时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等末端配送模式。鼓励商贸物流企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库存管理、运输监控等智能化,持续推广新能源车辆和节能环保型仓储设施,推动商贸物流绿色化发展。(牵头单位:区商务委、区交通运输委;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

(五)推进绿色智慧物流建设

13.推进行业智慧化改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主动承接国家及市级重大物流科技项目,加快物流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升级,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服务各环节的应用,推动物流信息采集标准化、处理电子化、交互自动化,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全场景融合。到2027年,行业智慧化投资达到1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委、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局)

14.推进设备绿色化更新。引导物流企业全流程应用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支持节能环保绿色仓储设施建设。持续落实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支持老旧新能源货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支持电动、氢能、LNG、绿色甲醇等新能源动力船舶规范安全发展,有序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到2027年,完成4LNG船舶及4艘甲醇船舶更新,纯柴油滚装船改LNG—柴油混合动力滚装船2艘。(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委;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紧密联动,确保政策制定、项目执行与资源调配协同高效,结合渝中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各项任务,共同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政策激励

积极对接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持续优化渝中区现代物流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物流技术创新、服务质量提升、国际市场拓展。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模式及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失败后风险补偿机制,推动专利转化运用。

(三)加强人才培养

鼓励物流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定制化课程体系,加强物流职业技能教育,提升行业内员工的数字素养和专业技能。推动相关部门与行业组织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复合型商贸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四)优化发展环境

全力做好企业资质审批、业务拓展备案、人才安家落户、配套医疗教育等保障服务。支持金融、商务、外事、法律等资源与现代物流业深度融合,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深化跨界融合发展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撑,持续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环境。

附件:1.渝中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主要指标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表

2.渝中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任务清单


附件1

渝中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主要指标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表

序号

主要指标

2025年目标

2026年目标

2027年目标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1

现代物流业占全区GDP比重

维持在10%左右

维持在10%左右

维持在10%左右

区交通运输委

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各管委会

2

行业规上企业

营收增速

5%以上

5%以上

5%以上

区交通运输委

——

3

行业规上企业

新增数量

2

2

2

区交通运输委

——

4

多式联运营收增速

10%以上

10%以上

10%以上

区交通运输委

——

5

西部陆海新通道

运量增速

10%以上

10%以上

10%以上

区商务委

区交通运输委

6

通道运力投入强度

“东盟班车”年均开行3000班次,“渝甬班列”年均开行300班次,“渝穗班列”年均开行100班次

“东盟班车”年均开行3000班次,“渝甬班列”年均开行300班次,“渝穗班列”年均开行100班次

“东盟班车”年均开行3000班次,“渝甬班列”年均开行300班次,“渝穗班列”年均开行100班次

区交通运输委

区商务委

7

海外分拨仓个数

26

28

30

区交通运输委

区商务委

8

国际货代备案

企业数量

60

70

80

区商务委

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运输委、各管委会

附件2

渝中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重点任务清单

序号

重点工作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一)推动现代物流总部集聚

1

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不断优化完善现代物流业扶持政策。

区交通运输委

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

2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方案。

区产业发展促进局

区商务委

3

强化龙头企业招引

深化细化招商图谱,加快引进一批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企业,持续提升铁公水基础运力保障能力。

区交通运输委

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各管委会

4

促进本地企业发展

引导头部物流企业成立行业联盟,畅通企业对接平台。支持龙头企业通过“以商引商”方式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区交通运输委

区商务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

(二)创新发展物流新模式

5

提高多式联运服务能力

鼓励铁公水各领域运输企业加强合作,持续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应用场景,开展“门到门”一体化运输服务,持续做大多式联运规模,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区交通运输委

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

6

发展供应链物流服务

支持现代物流企业与全市汽车、电子、新材料等领域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提升物流协同效率。引导物流、快递服务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发展零库存管理、线边物流等新模式。

区交通运输委

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

7

提升细分物流市场服务能力

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细分物流市场,持续提升大件物流、危化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特种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加大中小物流企业的运力、仓储、信息基础服务供给,帮助中小物流企业在细分物流领域建立服务能力。

区交通运输委

区商务委

(三)推动通道服务能级跃升

8

提升通道运力投入强度

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加大“东盟班车”“渝甬班列”“渝穗班列”的开行力度,增开班车班列新线路,拓展服务半径。新增4艘以上海运船舶。

区交通运输委

区商务委

9

发挥通道联动作用

组织企业加强与果园港、江北机场、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等通道节点的联动合作,协同构筑亚欧国际物流网络。强化通道沿线、周边地区货源组织对接,提升对四川、贵州等周边地区的货物集散能级。

区商务委

区交通运输委、区发展改革委

10

加快海外服务网点布局

借助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等平台组织作用和渝中区外事资源,支持物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设立海外仓,延伸通道前后端服务功能,构建东南亚、中亚、西亚、欧洲沿线物流集结和分拨配送中心,加快海外网络布局,扩大海外经营规模。

区交通运输委

区商务委、区政府外办

11

丰富通道服务类别

支持区域内银行积极参与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参与推广“跨境易融”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参与打造贸易融资区块链“联盟链”,不断创新通道服务产品,做好跨境贸易金融、物流金融服务。

区产业发展促进局

区商务委、区政府外办

12

依托律师事务所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法律展示中心和东南亚法律识别研究基地,开展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域外法研究,打造陆海新通道涉外法律服务品牌,为物流企业“走出去”提供涉外法律服务。

区司法局

区商务委

(四)推动商贸货代融合发展

13

打造国际货代集聚区

引导物流行业组织、国际货代企业及国际物流企业集中布局,提升商贸物流效率,打造“货代物流+商务+服务+运营”一体的特色化、专业化国际货代楼宇。出台渝中区高质量建设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扶持办法,联合重庆市国际物流口岸协会,依托“码上出海”平台打造国际货代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区商务委

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运输委、各管委会

14

引导商贸物流结构化转型

鼓励商贸自营物流与物流企业跨界融合组建合资公司,充分利用传统物流资源,优化配送业务流程,布局配送网络,完善前置仓配送、即时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等末端配送模式。鼓励商贸物流企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库存管理、运输监控等智能化,持续推广新能源车辆和节能环保型仓储设施,推动商贸物流绿色化发展。

区商务委、区交通运输委

区发展改革委

(五)推进绿色智慧物流建设

15

推进行业智慧化改造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主动承接国家及市级重大物流科技项目,加快物流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升级,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服务各环节的应用,推动物流信息采集标准化、处理电子化、交互自动化,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全场景融合。

区交通运输委

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局

16

推进设施绿色化更新

引导物流企业全流程应用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支持节能环保绿色仓储设施建设。推进老旧新能源货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支持电动、氢能、LNG、绿色甲醇等新能源动力船舶规范安全发展,有序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

区交通运输委

区发展改革委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918日印发



文件下载:

渝中府办〔2025〕84号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中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