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管委会、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渝中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中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前 言
健康产业包括健康服务和健康生产,是以维护和促进人身心健康为目标的产业,涵盖了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和产品需求,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就业系数高、增长确定性强等特点。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不仅是惠民生、提升人民健康品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内需、促就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于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强化统筹、整合资源、全区联动,加强我区大健康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举全区之力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推进“健康渝中”建设,按照《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的总体要求,遵循《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等的战略部署,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涵盖了《健康产业分类》15项行业分类中的13项,覆盖率达86.7%;2020年我区共有大健康产业规上企业107家,大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131.5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9.7%左右,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为“十四五”时期大健康产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质医疗资源富集。截至2020年底,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26家,其中三甲医院9家, 占主城三甲医院数量的50%。上榜全国百强医院(复旦版)3家,民营医院26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医学实验室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2020年区域医疗门诊服务总诊疗1393万人次、住院服务出院人数41.8万人,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15%、6.2%,医疗服务覆盖全市、辐射西部。
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我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站17个,标准化率100%,已形成以三级医院为支撑、社区卫生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为补充的“1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分级诊疗体系初步建立,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领先全市,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24.16张、卫生技术人员34.04人、执业(助理)医师10.91人、注册护士17.09人。医学学(专)科门类齐全,与产业链接应用场景十分丰富。
医药流通业渠道丰富。以重庆医药集团及其控股公司、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唐氏药业有限公司及解放路中药材专业市场等医药流通及医疗器械等商贸类重点规上企业为产业主体,区内分布有和平药房、桐君阁大药房、唐氏大药房等知名连锁药店网点550多家,2020年实现零售额23.6亿元,同比增长3.4%,经济规模占健康产业比重约13%。成功引进华医联合(重庆)医药有限公司,新落户重庆和平新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和平药房医疗器械销售专业平台。
社会办医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186个,引进中外合资合作医院3家,实现医疗领域外资投资零的突破;以全景红岭、平安检测、未来医生为代表的第三方医学影像检验机构、共享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业态不断涌现;现有华美整形美容、普瑞眼科、拜博口腔等美容、眼科及口腔专科机构110余家,初步形成消费型特色专科集聚效应。
中医药特色优势凸显。中医药服务体系较为健全。区内现有中医医疗机构190余家,其中三级中医医院1家、二级中医院2家;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特色专科1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市级中医特色专科4个,国家中医“治未病”能力项目建设单位1个;全国名中医2名,重庆市名中医10名。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特色明显。拥有重庆市解放路中药材专业市场、重庆巴渝民间医药博物馆、药材公会遗址,区内企业刘少林堂中医药有限公司被重庆市卫健委认定为“重庆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刘氏刺熨疗法、赵氏雷火灸、渝州正骨诊疗术等各级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
虽然我区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已取得较好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业、医药流通产业在我区大健康产业增加值中占绝对主体地位,而其他健康产业新业态尚发育不足,企业规模小、聚集度低、配套能力弱,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二是专业载体缺失,产业承接能力严重不足;三是科技含量不高,创新基础、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四是大健康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不充分,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五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特别是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高端研发人才、高端护理人员等高层次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健康产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进入全面发展新时期,我区健康产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期。
1.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带来产业发展新契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我国经济快速进步,人民收入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同时,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健康服务刚性需求不断释放。高端医疗、生物医药、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健康消费细分领域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2.技术突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生命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基因工程、分子诊断、干细胞治疗、3D打印等重大技术加速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生物、工程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日趋紧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技术保持加速发展态势,推动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休闲养生、“互联网+健康”等健康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健康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3.“健康中国”战略推进提升产业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健康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实施,将发展健康产业作为5大任务之一;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要求从市场准入、财税政策、要素保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大政策持续利好的发展态势。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把握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和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顺应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聚集发展的趋势特点,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优化健康产业结构,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并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资本投资健康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拳头产品,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专项扶持政策,优化大健康产业发展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特色突出。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服务的平台和体系,鼓励发展健康产业的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结合区内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合理规划健康产业布局,形成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局面。
坚持开放合作、融合发展。拓展国际视野,优化合作环境,积极吸引国际领先技术、专业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把大健康产业发展,与智慧经济、旅游休闲、现代商贸、金融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与促进就业、全民健身、养老服务、公共卫生等民生工作密切联系,整合多方资源,合力推进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优质健康资源覆盖面有效扩大,健康产业融合度和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健康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公共健康、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和“渝中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品牌集群,成为全区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建成全市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努力将渝中打造成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核心区、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重庆面向“一带一路”国际高端医疗中心首选地。
1.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健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成为全区重要经济新增长点。到2025年,全区大健康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占全区GDP比重12%,成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创新要素资源整合集聚,进一步建立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到2025年,引进或共建高端研发机构2-3家,引进培育生命健康领域科技领军人才10名以上、创新科研团队5-8支,区内大健康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2%以上,全区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过5件。
3.产业体系更趋合理。医疗服务业在全市的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医药流通及新零售、健康养老业、健身康体产业、健康管理、健康金融等重点领域得到较充分发展。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格局更加明显,形成与渝中作为主城都市核心区功能定位相适应,内涵丰富、结构优化、特色明显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4.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全区“一圈一廊多点”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制约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空间障碍逐步破解。做大做强环重医创新生态圈,有效带动产业的集聚;沿三甲医院一线打造医疗创新转化走廊,综合性医院的辐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围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医院及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的医疗产业聚集点。
渝中区大健康产业“十四五”发展目标总表
序号 |
类别 |
指标名称 |
2020年 |
2025年 |
1 |
产业规模 |
大健康产业总规模(亿元) |
384 |
1000 |
2 |
大健康产业增加值(亿元) |
131.5 |
200 | |
3 |
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9.7 |
12 | |
4 |
创新能力 |
新增高端研发机构(个) |
/ |
2-3 |
5 |
新增相关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名) |
/ |
≥10 | |
6 |
新增创新科研团队(支) |
/ |
5 -8 | |
7 |
研发投入强度(%) |
0.56 |
≥2 | |
8 |
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件) |
/ |
≥5 | |
9 |
重点领域 |
医疗服务业(亿元) |
141 |
350 |
10 |
医药流通产业(亿元) |
216.8 |
600 | |
11 |
健康养老产业(亿元) |
0.9 |
3 | |
12 |
健身康体产业(亿元) |
14.2 |
22 | |
13 |
健康管理产业(亿元) |
11.2 |
25 | |
14 |
空间布局 |
新增载体面积(万平方米) |
/ |
23 |
(一)以“医”为主体,打造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核心区
1.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提质升级,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高水平医院、发展高水平学科、培养高水平人才。支持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争创儿童专科类别国家医学中心,推动重医附一院、重庆市中医院、大坪医院等联合高水平医院建设综合类、中医类和相应专科类国家医学中心。支持重医附一院为主体,联合重医附二院、市人民医院等建设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重庆医科大学有关附属医院和部分市级医院为主体,加快推进神经、传染、呼吸、创伤等12个专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支持重医附一医院等建设国内一流的综合医院,支持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市中医院等建成全国知名专科医院。发展高水平学科,在区域内建设一批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高水准临床科研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区域内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力争肿瘤、心脑血管、呼吸、儿科、创伤等重点疾病在区域内得到有效救治。
2. 聚焦打造高端专科医疗服务聚集区,突出发展消费医疗。以前沿医疗服务为突破口,优先聚焦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疾病等领域,通过引进头部专科医院和领先医生集团等标杆医疗服务机构,打造高端领先专科医疗服务聚集区。依托驻区三甲医院优质资源,打造医美、口腔、妇儿等精品专科,助力区域消费医疗服务提档升级。培育壮大医美产业。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引导各医美机构做精细分领域,重点发展外科美容、皮肤美容和牙齿美容,积极培育中医美容,加快引进培育一批知名医疗美容机构(企业),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及影响力,完善全区医美服务体系,扩大在全市的引领地位和西南片区的辐射能力。以医疗美容服务业为依托,着力构建医美产业生态圈,推动医美产业与信息服务、文创、旅游、会展、金融等关联产业良性互动、互利共生,形成“大医美”格局。
3.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以5G+医疗作为切入点,完善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智能网络架构设计,推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投入医院,培育健康医疗信息服务新业态,壮大健康医疗信息技术新产业。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应用,围绕重点人群拓展健康服务新型产业。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与金融保险深度融合,发展新型健康医疗金融保险服务业,形成区域性健康医疗新型商业金融服务模式,重点推进DRGs1(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改革和重大慢性疾病建立商业健康保险服务模式。壮大健康医疗信息技术新产业。发展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主要特征和战略资源的信息技术产业,提高健康智能服务水平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服务能力。发展生物基因与医疗设备产业,做大做强医疗器械、耗材及穿戴设备等产业。持续推进区内二级及以上公立“智慧医院”示范建设,拓展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智能用药辅助决策、智能医学教育辅助、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等应用,提升医院智慧化服务应用水平。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构建覆盖医疗服务全流程的线上线下新模式。
4. 拓宽社会办医渠道,推动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2加速发展。依托区内优质医疗资源的比较优势,加快统筹布局,积极引入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龙头,鼓励社会力量出资举办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优先支持建设康复医疗、医养结合等机构以及连锁化、集团化经营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引导建立规范、标准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保障医疗安全。与重庆医科大学合作建设“半岛实验室”,打造集生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体外诊断”高水平新型实验室,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外诊断创新高地和全球知名的第三方独立检测实验室。推动第三方医疗机构与区域内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分工协作关系。积极促进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接入医保系统。
5.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国际化。确立国际化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依托市、区两级重点医院,鼓励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引入国外知名医疗机构和国际化医院管理团队,设置专门为外籍患者服务的医疗区域及专用绿色通道,满足国际化专科医疗服务需求,形成与国际医疗服务接轨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化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和合作平台,推动国内外科研和学术交流,拓展境外学习培训渠道,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不同层次和人群的外语口语培训,培养一批具备较强外语沟通能力的中青年医务骨干,在窗口服务部门培训一批具备基本英语会话水平的涉外服务人员。建设国际性远程会诊系统。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联结境外知名院校和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国际远程实时临床会诊、病例讨论、手术观摩、学术交流。积极推动医疗机构与国际知名保险机构深化合作,建立与国际医疗保险机构费用结算相衔接的支付体系,实现国际保险直接支付等。建立外籍人士医疗保障机制。确保为区内驻渝领事机构或企业的国际在渝人员及家属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医疗服务,持续提升全市涉外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外籍人士服务流程,为外籍人士在渝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
6. 借力内陆开放,打造西部地区药品流通桥头堡。鼓励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和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快形成以全国性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为补充的药品流通网络,打造面向全市、辐射全国的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鼓励区域内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探索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径,提升服务能力,建立专业药房,提供健康咨询等特色药学服务;借助数字信息和智能化手段,为消费者提供B2C、O2O以及“互联网+”等多业态的线上线下增值服务;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挖掘消费者需求,推动医药零售行业智能化升级,构建“为新人群,提供新品类,以及新服务”的药品“新零售”服务生态。
7. 以“智慧”为引领,构建互联网环境下中药材现代市场流通体系。依托重庆中药材专业市场,推动“3+1”工程建设,即三大平台: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中药材大数据平台,一个体系:中药材追溯体系。打造开放共享的线上产业交易平台,赋能传统交易,将中药材交易接入大众消费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交易模式;以交易数据为基础,建设包括中药材数据库基础云中心、中药材大数据基础服务平台在内的中药材大数据中心;基于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建立中药材追溯体系,保证药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究”。通过推动商户升级,完成市场的整体升级改造,将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成为集 “智慧科技、行业前瞻、线上线下、商旅融合”于一体的“智慧交易平台”。
8. 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打造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实施“中医药+”战略,延长中医药服务链条,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挖掘重庆中医药文化内涵,对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及周边进行全面规划,重点打造国医国药体验区、中医药文化区、养生保健调理区、产品销售展示区、中医药线上一条街和中医药孵化器等六大功能区,在街区中引进中医药膳食、药妆、名医馆、中医药博物馆等业态;定期举办大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博览会,依托高峰论坛等活动,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骨干企业,对接国内外合作投资项目,推进传统中医文化产业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渝中文化、旅游新名片。
9. 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深入推进医养结合,进一步整合优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提供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支持区内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转型,向康复、护理和养老服务延伸。夯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支持连锁化、综合化、品牌化运营。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服务机构,完善长期照护服务的标准规范,加强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储备,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智慧养老快速发展。发展以便利老年人生活为目的的智能家居、智能家用机器人、智慧出行等产业。促进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充分应用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老人护理服务,建立数字化医疗生态。加快推进老年人常用的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APP应用适老化改造。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鼓励区域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加大老年产品的研发力度,支持老年产品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创新,满足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重点关注针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老年教育、文娱产业。盘活区域空置楼宇、公园、商场等资源,设置适宜老年人的教育、文化、健身、交流场所。开发老年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老年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鼓励区域内商业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老年人健康保险产品。
10. 促进健康旅游业融合发展。结合渝中区区位、母城文化资源和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优势,面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健康管理、医疗康养需求,重点围绕医疗服务与旅游资源的融合构建产业生态,打造特色医疗旅游产业项目,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旅游。优先推进健康体检、医疗美容以及中医药体验等医疗健康服务与旅游资源融合,快速打开市场并建立品牌影响力。支持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医美行业会议、论坛、展会、选秀等活动,打造“医美+旅游+购物”品牌。发挥渝中区作为传统中医药材集散地的特色优势,将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具有渝中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协调、推进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建设。加快打造一批集旅游接待、住宿餐饮、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11. 加强特色健康食品的研发和销售。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一流学科和人才优势,加强校地资源整合及合作,搭建面向健康食品行业的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品牌运营中心,为健康食品产业初创企业统一提供展示、体验、销售、转化、孵化五位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在区设立研发中心或地区总部,依托重庆特色的食品原料及中药材,如方竹笋、菌类、金银花、黄连等,运用最新生物科技技术,大力发展营养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运动补剂、药食同源产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健康食品的研发和销售,培育健康食品、保健品创新企业。依托渝中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流量,以食品健康科技体验馆、特色食品展销中心等为载体,推广体验式营销新模式。
12. 推动健身康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动体医融合,重点布局运动医学领域。围绕慢性病预防、运动康复、健康促进等目标,鼓励社会资本开办一批以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为主的体医结合健康管理机构,推广体医结合服务。引进、培育一批运动医学领域的头部医疗器械企业。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围棋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和发展中医体医结合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全民健身综合体。因地制宜建设虎头岩、枇杷山、鹅岭、佛图观等一批智慧生态体育文化公园,加快建成“一带六横十六纵”步行廊道4,提高全民运动休闲设施、全民健身路径覆盖率,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积极培育智能体育等产业,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高端体育消费回流。以培育楼宇体育、室内场馆运动产业为切入点,以时代天街、日月光中心广场等商圈、商业楼宇为载体,开发新兴健身休闲项目,拓展中高档健身市场,发展室内冰雪运动、攀岩、卡丁车等运动项目,培育以“美体、塑形、修复”为功能的健身工作室,鼓励射箭、拳击、舞蹈等体育培训项目的开展。灵活高效运营大田湾体育场,鼓励和支持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含业余体校)、俱乐部等的开办,引入培育儿童体能训练中心等新型机构,开展球类、青少年基础体能训练等体育培训活动,并在周边形成以销售运动器材装备为主的“体育用品一条街”。大力发展赛事经济。积极引进和承办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活动,通过开展垂直马拉松、城市越野赛等活动,构建渝中区特色体育品牌,助推康体运动产业。
(五)以“管”为支撑,打造健康管理新样板
13. 探索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坚持以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的发展理念,支持区域内公立医院建设健康管理(医学)中心/健康体检中心。依托重医附一院健康管理中心完善的临床医学人才(健康管理方向)培养体系,借助其作为重庆市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的优势,积极推动区域乃至全市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探索产、学、研、用、投相结合的合作模式,有效结合社会资本,大力支持构建集健康管理与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市级公立医院规模最大健康管理医学中心。鼓励跨界融合,培育健康管理全产业链条。支持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市场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逐步推动健康管理服务消费场景多元化;同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企业内部的数据循环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打通“险+医+药”的生态链。丰富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和品牌,重点招引集全流程、线上线下渠道为一体的高端体检龙头企业(平台型);同时,探索“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市场发展策略,积极整合、合理布局专业筛查和检测机构、体检服务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医疗和康复机构以及保险服务机构等,提供完整的健康管理方案,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闭环。推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加强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引育专业化、规范化心理咨询、心理干预机构,试点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14. 着力构建大健康金融新生态。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由政府发起设立、带动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以及社会资本出资参与,以专业基金管理机构为平台,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形成产业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共轭驱动的大健康产业多层次投资体系,为渝中大健康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加大多元施策金融支持力度。根据区内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金融需求,精准有效提供“债券+股权+选择权”的金融资本供给,支持企业通过新三板、科创板挂牌上市、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股权债权融资形式,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健全完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区内商业保险机构针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创新开发保险产品和服务。探索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多方筹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序推进并规范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进一步深化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和区块链金融在健康服务领域的运用,形成一批新金融经济的产业和业态。加快大健康金融平台建设。按照大健康产业链和我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特色,打造包括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医疗物流大数据平台、产业信用大数据平台及金融机构互联网门户集合平台在内的四个专业性大数据平台;积极推进大健康金融信用评价平台建设,着力夯实大健康金融信用评价平台建设基础;大力建设“一站式”大健康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免费辅导、培育和融资服务。
四、空间布局
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根据“集聚发展、产城结合、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原则,引导大健康领域优势产业、关联企业和创新要素协同联动,构建“一圈一廊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若干产业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大健康产业高地。
“一圈”指环重医创新生态圈,是全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区及创新策源地。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轴心”,依托区域内三甲及以上医院丰富的临床、教学及科研资源,紧抓‘临床’和‘专家’两个核心,围绕智慧医疗、精准医疗及医生创业,发挥重庆医科大学在医学大数据、超声诊疗、乙肝防治、葡萄膜炎防治、儿童医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等领域的科研和临床优势,重点关注前沿关键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技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药以及诊断试剂等方面,打造西部高端医学成果转化平台,使其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地;同时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医院、高校、孵化器、实验室以及相关领域头部企业等的紧密合作,聚集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实现创新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加速创新矩阵形成,形成政策、平台、人才、资本和创新成果最聚集的健康产业新高地,推动我区大健康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实现产业竞争力、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的不断增强。
(二)一廊
“一廊”指结合医院布局沿“袁家岗—肖家湾—两路口—七星岗—临江门—道门口”打造医疗创新转化走廊。
——袁家岗医疗核心聚集区:包括袁家岗重医附一院至肖家湾大坪医院区域,依托袁家岗与肖家湾区域密集的生命健康创新资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按照教学、科研、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打造大健康产业聚集区,引进外资专科医院、高端体检中心、高端康复中心等,加强面向国际的开放合作,打造以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为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为辅的国际化健康产业发展区域。配套公共实验室、研发外包服务、金融服务、司法服务中心和人才公寓、学术沙龙中心等服务和设施,形成涵盖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园。
——两路口医疗康体产业带:主要包括沿长江二路从肖家湾(大坪)到文化宫(两路口)的区域。重点引导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险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大健康产业新业态。充分利用区域内佛图关公园、鹅岭公园、大田湾体育场,发展康复器械、体育器械销售集聚区,形成康体产业带。
——临江门、道门口医养核心区:包括朝天门和解放碑中央商务区,依托下半城厚重的人文历史和重庆金融、商贸中心优势,跨界融合、以游带医、集群发展。建成一批中医药特色街道、康体养生中心,以及国际高端医疗服务中心。
(三)多点
“多点”指围绕重医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依托区域八大服务业聚集区之功能定位,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的医疗产业聚集点。
——上清寺口腔健康产业园:依托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打造口腔健康全产业链创新经济生态圈,打造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以上的产业园,用于建设国家级口腔医学研发平台;引进国际、国内口腔医学和保健知名品牌;发展口腔医疗、美容和健康管理服务;结合楼宇工业,整合口腔材料供应和精加工、3D打印以及互联网服务等。在上清寺片区形成高附加值材料、高技术口腔仪器、齿科精密加工等相关产业聚集发展基地。
——七星岗妇幼健康产业园:依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打造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以上的辅助生殖技术和妇女儿童健康研究中心,发展母婴保健、月子中心、儿童早教等其他妇幼健康产业。此外,对于妇幼健康产业相关的衍生技术需求,开展生物样本存储、细胞治疗、抗衰老等高技术研究与产业推广,加强妇幼健康产业在全市各区域范围内的竞争力。
——美丽健康产业聚集示范区:依托华美整形外科医院、新铜雀台医疗整形美容医院等区域头部企业,以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纽约纽约大厦、大都会等楼宇为主要载体,加强规划布局和产业扶持,不断提升医美产业质量和规模,努力探索构建渝中特色的医美发展新格局,加速打造“重庆医美”品牌核心承载区。推动医美产业与信息服务、文创、旅游、会展、金融等关联产业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同时,积极引入贝泰妮(薇诺娜)、素晴茜等知名专业医学护肤品牌在渝中设立西南区域总部或运营中心,合力构建更优医美产业生态圈,有力拉动“医美健康”内循环,做大做强渝中美丽经济。
——南纪门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发挥渝中区作为传统中医药集散地的特色优势,推动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鼓励打造南纪门中医药一条街,开发以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和特色产品,形成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对传统中药材市场改造升级,建立中药材网上交易平台和研发基地,开展中医经典名方挖掘和整理、中药制剂研发、中医中药体验服务等。依托南纪门片区中医药资源禀赋,打造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布局展示体验、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等业态,推动中医药与文商旅城融合发展。
五、主要任务
围绕“医、药、养、健、管”五大产业方向,推动大健康产业全方位发展的同时,明确主攻方向,抓好关键环节,着力选择一批有特色、有基础、前景广、潜力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推动健康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重点聚焦高端专科及消费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及新零售、健康养老、健身康体、健康管理等五大领域。
采取抓大不放小策略,加强区内大健康产业企业的培育壮大和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发展,完善梯队培育机制。
1.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鼓励区内健康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优化产业链,加快发展成为拥有核心技术、能够完善产业链、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引导骨干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健康产业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对符合上市要求的健康产业公司积极开展企业规范和上市培训,帮助企业解决改制上市面临的实际问题。重点加大对华美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新铜雀台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红岭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张江生物银行等骨干企业的培育力度。
2.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系统梳理、选择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商业模式新颖、创新能力强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支持其快速发展壮大。建立中小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定期交流沟通平台,加强医工结合推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担保、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拓展等方面支持力度,营造创新创业宽松环境,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招引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产业集群
在健康产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平台,谋划和推进一批业态新、影响力强、引领作用明显、带动效应显著的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增强健康产业发展后劲。
3. 加强健康产业重大项目管理。积极谋划和滚动实施一批补链强链式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改造项目、平台建设项目。筹划建立区级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库,强化对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储备、招商和管理。建立健全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服务业三级协调会议制度和重大项目动态管理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4. 大力招引龙头企业及总部。聚焦世界500强或国内行业头部企业,力争5年内引入具有国际影响力企业5-8家,并按“一事一议”重点支持。鼓励百强大健康民营企业、境内外上市大健康企业在我区设立地区总部,符合条件的给予单个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5. 全面推行精准招商模式。研究明确引进项目标准,确定重点招商项目和企业,探索制定精准招商评估机制,推进招商引资新模式,与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合作,对拟引入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及与产业匹配度进行评估,为招商谈判和精准施策提供支撑。加大对招商引资机构和人员的奖励和提拔使用。
服务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以建设“环重医创新生态圈”为抓手,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水平,推动区内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进一步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使创新驱动成为渝中大健康产业发展新引擎。
6. 搭建产业集聚平台。以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整合、引进各类大健康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具有生命力的全过程产业服务体系。抢先抓好一批关键平台建设,联合重庆医科大学共同筹建“环重医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依托“理事会+公司”模式,打造集公共实验室、孵化器、金融服务、路演展示、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服务平台、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平台、医药物流平台、CRO5(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等平台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资助。以重医附一院、附二院、儿童医院临床药物实验基地为依托,全力推动建设临床试验应用平台,发展以临床试验为核心业务的“未来医院”。加快医药注册申报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协同运营中心等配套中心的打造。柔性引进国内领先专业化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公司,加强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打造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创新孵化中心。
7.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大力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对医疗健康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内外顶尖人才或团队,给予量身定制的“一事一议”政策支持。围绕我区大健康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环节,扩大紧缺人才的覆盖面,探索建立大健康产业人才“渝中标准”。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深入实施人才强区行动,深化完善“渝中英才”计划,对标国内先进政策,持续落实优秀人才贡献奖励政策,进一步扩大高端人才受惠范围。建立健全技术、技能等要素参与的收益分配机制,调动专业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企业家队伍建设服务工作,通过组织优秀企业家沙龙等方式,鼓励企业家建言献策。探索建立渝中医疗健康复合型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围绕我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特点、人才需求规律等,培育一批复合型管理人才。
8. 全力推进创新生态圈建设。不断深化与重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等在新经济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创新“政府+高校+平台公司+企业+行业联盟”五位一体发展模式,推动“政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吸引区内医学高校及三甲医院等的科研成果优先在区内落地转化;同时通过学科链和产业链的联动实现与市场对接,充分发挥重庆医科大学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企业引进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支持合作设立医学转化种子基金,加快校地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建成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园,将各类创新要素汇聚成为高标准建设环重医创新生态圈的新动能。对接一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争取科研机构、科创团队、科技创新项目落户渝中。
9. 不断强化国际合作。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深化与大型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鼓励区内企业开展建立跨境研发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开展创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挖掘全球创新成果,实现创新药、创新器械走向国际市场。
10. 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把握成渝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借助成渝两地相关城市、区县的临床资源、创新平台等要素,提升创新能力。通过探索建立产业转移互惠机制、“飞地经济”等方式,不断加强与兄弟区县合作交流,合力拓展市场空间,推动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产业集群区。
11. 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推动区域优质中医资源扩容,全面建成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全区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积极创建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推进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三甲创建工作,积极支持渝中区中医院改扩建。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按照“专科带动、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科学发展”的建设思路,打造一批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技术先进、在市(区)区域内影响较大、辐射范围广的特色专科。积极推进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
12. 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健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区内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设立治未病科室,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创新中医医院服务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实行融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医养结合于一体的医院发展模式。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完善康复服务标准和规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的中医康复机构,推动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康复护理等服务。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区内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老年病科,设立面向老年人群的专用就诊窗口、诊疗区域。支持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
13. 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引进培养一批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中医药创新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建立中医药优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将中医药学才能、医德医风作为中医药人才主要评价标准,将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实施中医名师传承计划,充分发挥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的作用,加快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传承人才,造就新一代中医大师、青年名中医。
14. 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合作。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探索中医文化宣传活动的丰富形式和内涵,依托各级中医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系列专项工作,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逐步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渝中模式。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以“一带一路”倡议、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营造有利于中医药海外发展的国际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建设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和服务出口基地,积极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合作, 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中医药交流合作。
(六)打造一批配套体系,凸显“渝中”品牌
1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借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医药健康产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立足我区实际情况,出台系列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包括项目引进、产业集聚等扶持奖励政策,吸引人才、奖励创新与成果转化等专项政策。
16. 推进都市型产业载体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盘活存量、“腾笼换鸟”等方式,拓展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对列入国家、市级、区级重点建设计划的大健康产业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鼓励利用存量地、低效用地及工业楼宇发展大健康产业项目。
17. 打造金融资本支撑体系。极力打造产业基金群。鼓励区内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专项建设基金,以市场化运作机制,发起设立大健康产业投资系列子基金,形成总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具有渝中特色的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群,构筑多层次股权投资基金体系。持续增强金融信贷力度。鼓励区内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本区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开展融资租赁、担保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型金融支持方式,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大健康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结合国家税制改革方向,加紧落实税收优惠支持。
18. 提升舆论宣传引导水平。充分借力西洽会、西部医药产业及大健康博览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加强活动策划与宣传推介,集中展示渝中对外形象,力求在招商引资、项目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更大实效。统筹整合各级媒体资源,开展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精准性的宣传舆论工作。加强与全国、市级、区级各主流媒体的合作交流和主题宣传策划,积极邀请重庆市电视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传统媒体及动脉网、医药界等新兴媒体记者常态化深入我区开展采访报道,分阶段分重点对外展示“健康渝中”形象。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制度,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部门、区域间的统筹协调。把大健康产业作为全区招商引资的重要主题,加强健康产业项目的招商推介。推动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健康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适时组织开展政策绩效评估。
(二)加大政策支持
出台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研究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土地、人才、价格等政策手段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强化创新驱动,促进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和空间布局合理优化,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出台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完善配套平台,支持研发服务、创新平台和高端生产能力建设。
(三)强化要素保障
通过奖励补助等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对大健康产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发挥政府引导投资基金作用,鼓励私募创新和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本地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力度,积极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健康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将大健康产业项目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拓展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把大健康产业人才纳入“渝中英才计划”,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高端研发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完善大健康产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四)扩大合作开放
充分发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开放平台优势,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加快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引进一批高端医疗机构、高端研发平台,推动国际国内重点医药生物企业区域总部、分支机构、研发中心落地重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统筹医药、医疗、医保改革,推动成渝地区大健康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附件: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附件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1. 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一种根据患者年龄、住院天数、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DRG组)进行管理的体系,医保支付方会根据诊断组制定支付标准与医院进行直接结算,患者本身的支付方式、报销比例等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比较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DRG的本质是一套“医疗管理工具”,以划分医疗服务产出为目标, 其核心意义在于医疗费用管控、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及提高医疗服务效率。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55号),正式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按DRG付费试点。2019年6月,国家医保局等4部门确定了30个城市作为按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重庆也位列其中。
2. 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主要是指国家卫健委宣布独立设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且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医疗机构类别,包括规定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等共计10类独立医疗机构。
3. CSO: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合同销售组织。主要是为服务的客户提供整体营销的专业服务,它囊括了市场调研、产品策划、市场推广、产品宣传、渠道设计、终端促销等专业的服务内容。医药CSO兴起于国外高端医药市场,是药品创新研发发展到一定阶段专业化、细分化的结果,其本质是流通领域的一次专业化分工与众包。在国内当前“营改增”和医药两票制两大政策驱动下,CSO成为医药企业合规化的必由之路。
4. “一带六横十六纵”步行廊道:根据《渝中区步行系统专项规划》,该步行系统总长100公里,其中:“一带”指滨江步行廊道,总长度19.2km,从滴水岩与沙坪坝交界处经朝天门码头至九龙滨江广场;“六横”指横贯渝中东西向的步行廊道,总长度 32.8km,以街道为主,人车和谐,无缝换乘;“十六纵”指穿越上下半城的步行廊道,总长度 48km,以梯道为主,贯穿南北,通达两江。
5. CRO: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主要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企业、医疗机构等提供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的专业公司。从提供服务的阶段来划分,目前市场主流CRO企业主要提供临床前CRO和临床研究CRO两类服务。2018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卫健委、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的通知》,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综合性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旨在提升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服务能力,以达到有效支撑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