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500103MB1958202J/2021-00003 发布机构 渝中区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0-12-14 发布日期 2020-12-24 主题分类 信息产业(含通信)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 发文字号 渝中府办〔2020〕46号 有效性
索引号 11500103MB1958202J/2021-00003
发布机构 渝中区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信息产业(含通信)
成文日期 2020-12-14
发布日期 2020-12-24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
发文字号 渝中府办〔2020〕46号
有效性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中区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工作措施》的通知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渝中区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工作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1214

(此件公开发布)

渝中区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工作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快速发展,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意见》(渝府办发〔202025号)精神,结合区情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措施。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拉动新消费需求、健全城市管理和现代治理体系,为渝中高质量发展赋能

二、工作路径

一是壮大线上业态。围绕产业互联网、新零售、数字内容、数字金融等新业态,培育壮大一批线上企业、平台品牌,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创新供给模式。二是发展线上服务。大力推广线上生活、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商务、在线交通等服务,适应“宅经济”“宅生活”等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在线化、生活服务智能化,做亮一批服务品牌。三是推动线上管理。加快构建“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线上管理体系,破除数据共享壁垒,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大融合业务大协同社会大合作,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

三、加速发展线上新业态

(一)大力培育重点产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中冶赛迪、忽米网等企业打造开放服务平台,支持百润、酷狗等平台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对中冶赛迪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平台、IBM区块链联合创新实验室等重点项目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线上协同办公、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线上生产过程管控、上下游供应链协同等,培育发展一批工业APP打造服务全市、辐射西南的工业软件城。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增强网络基础支撑能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提升中新数据通道综合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局、大石化管委会,责任单位:各产业部门)

(二)积极培育发展新零售。实施新零售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重庆苏宁电子商务公司、重庆洋码头等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新兴电子商务企业集群,支持打造加班狗、宏美达丝绸等一批特色优势电子商务品牌。支持雾都传媒、京云直播等电子商务企业和重百股份等传统企业有序推广“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微信电商”等平台。推动重庆医药、重盐集团等企业实施“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融合业态,拓展智慧消费场景,加快解放碑等商圈消费智慧化发展。鼓励重庆美菜网、天利实业等发展生鲜冷链、熟食热链、日常生活用品定点定期配送业态。(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交通局各管委会)

(三)更加重视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加速打造印制二厂、后街文化影视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集聚区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应用,加速精品化、多元化、小众化产品供给。加快发展壮大游戏、电子竞技、线上直播、数字出版等产业,积极培育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新兴产业。(牵头单位:区文旅委,责任单位:区经信委、电创园管委会)

(四)注重发展数字化金融服务。鼓励支持驻区金融机构建设5G网点,加大智能机器人、智慧柜员机配置,实现一站式办理开户、持卡签约、转账汇款等非现金业务及DIY自助服务。推动线上申贷、线上理赔、征信查询授权、自助放贷等模式,推广“无纸化”线上办贷和电子合同。鼓励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发展线上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拓展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便捷融资渠道。推动区块链在跨境支付、在线支付、保险理赔、证券交易、票据管理等领域应用。(牵头单位:区金融办)

四、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

(五)探索发展“宅生活”服务模式。鼓励乡村基、肯德基、等企业借力美团、饿了么平台流量,建设一批“线上餐厅”;支持大田小家、云鸽家政等发展“线上家政”。推动引进“啄木鸟电器”等互联网+生活服务业平台,培育本土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起飞线”发展。鼓励重庆美团、饿了么等发展“无接触配送到家”新模式,支持“B端服务”企业加大“C端配送”服务。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推进全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居家”共享。依托“一键游渝中”系统,探索“云旅游”模式,建设数字孪生景区,打造沉浸式全景在线旅游产品。培育“宅生活”数字体育生态。(牵头单位:区商务委、区文旅委,责任单位:各管委会)

(六)探索发展“在线医疗”服务模式。依托智慧医院信息平台,推进“一站式”就诊服务,推动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发药等智能一体化服务,实现病区管理、医技科室和手术室全自动信息流通处理。积极推广基于5G技术的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超声、远程监护等应用。综合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医生诊断记录、处方用药、支付信息等过程透明化。依托国家、市级有关平台,开展全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预警、监测、统计分析、应急处置工作,融入全市智能传染病预测平台建设,增强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加快建设区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平台做好监督、管理、服务等工作,提升养老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卫健委、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医保局)

(七)探索发展“线上教育”服务模式。依托渝中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智慧课堂、智慧评价、智慧教研、大数据精准教学、智慧校园管理等应用。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鼓励各校园与平台企业合作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大力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升级建设教育网络基础和班级教学硬件设施,以5G+方式向薄弱学校推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完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网络培训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区教委)

八)提升商务活动线上服务能力。依托线上智博会、线上西洽会等平台,探索线上“云招商”模式,充分结合传统媒介和公众号、网站等线上媒介全方位做好区域推介宣传。创新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服务贸易发展方式,推动软岛科技等企业服务贸易便利化。大力发展“互联网+”法律事务等线上服务,积极推广使用阿尔法智能律师工作系统。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律师专业服务的融合应用,建成智能律所5家以上。(牵头单位:区招商局、区商务委、区司法局)

(九)增强交通出行线上服务体验。大力推进“互联网+出行”,鼓励运输企业研发出行服务平台,加强各平台之间融合整合,发布出行服务信息、优化出行服务。着力提升交通支付智能化水平,全面推广移动支付、电子客票、智能检票等应用。配合市级部门,优化公交、地铁移动扫码支付,推动成渝两地公共交通票务互通互惠。服务网约车、共享汽车平台发展,对渝快行、曹操专车平台进一步完善升级,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拓展升级渝中智能交通管控平台,推进渝中勤务实战化管理调度指挥系统建设。启动建设渝中智慧停车项目,推进停车场智能化改造。(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

(十)提高就业社保线上服务水平。实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经办能力提升计划,扎实推进线上招聘求职、培训、创业、政策经办等线上平台使用,推动经办服务实现标准化、信息化、便民化和常态化。充分利用各类互联网服务入口,提供网上自助参保、续保、停保等服务,推动全区社保办理“一站式”服务模式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保险制度对人员的精准覆盖和动态管理,通过人社部部级转移平台等实现跨地区业务协同。(牵头单位:区人社局,责任单位:区医保局)

五、统筹推进线上管理

(十一)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建设渝中区新型智慧城市智能中枢项目,建成数字渝中云平台、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集约建设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和各类业务协同支撑体系,推动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应急保障、政务服务、住房城建、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运行系统有序接入渝中区新型智慧城市智能中枢。优化应急处置、物资调配等重大事项统筹协调机制,夯实渝中智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开发区安全生产智慧综合监管系统,实现安全生产和应急事件监管、处置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加快建设以“网络+网格”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共治平台,以“智慧社区”为切口,构建基于智能化感知预警、网格化集约管理、一体化联动共治的网格化智能化基层治理体系。(牵头单位:区大数据局、区应急局、区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应急局、区政务服务办、区住建委、区文旅委、区教委、区卫健委、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各街道等)

(十二)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广使用“渝快办”,进一步梳理依申请6类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政务服务业务流程再造,提升事项网上受理和办理率。2020年底前,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开通率达100%。不断提升“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比例,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零跑腿”比例提升至20%,“最多跑一次”比例提升至95%。提高办事指南精准度,消除“其他材料”“有关部门”等不确定性表述,实现线上线下办事指南无差别、同标准。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智慧大厅建设,提升大厅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根据市级要求,加快部署协同办公云平台。优化完善全区一站式门户网站。(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办、区大数据局、区党政信息中心)

六、完善保障措施

(十三)强化全区统筹推进。区云长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加强调度,及时研究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加强日常工作推进。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建立相应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强化工作落实。(牵头单位:区大数据局)

(十四)抓实示范应用带动。实施线上业态培育行动计划,整合资源、引导投资,每年聚焦发展3-5个重点线上平台企业,带动线上产业发展。实施线上服务创新行动计划,每年聚焦打造3-5个重点线上服务品牌,推广推荐一批典型案例,带动线上服务模式创新。实施线上管理统筹行动计划,加快系统整合和集中接入,发布实施一批智慧场景应用示范工程,统筹打造3-5个“一盘棋”大平台。(牵头单位: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局)

(十五)统筹政策加强扶持引导。统筹用好区级财政资金,优先安排支持线上业态线上服务发展和重大线上平台建设,支持一批特色优势线上企业、线上平台、线上品牌。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涉企扶持政策。用好用活渝中区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渝中区环重医医学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等资源。(牵头单位: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局、区发改委、区人社局、区税务局、区国资公司,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十六)强化金融扶持。建设“渝中快融”平台,为银行获取企业高质量信息、防控风险和推出新产品提供支持。根据市级统筹,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适度提高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授信额度。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市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做好中小微企业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的贴息工作。(牵头单位:区经信委、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金融办)

(十七)实行包容审慎服务监管。优化行业准入和许可,推进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探索“一照多址”改革,支持新业态特征表述纳入登记范围,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优化完善审批流程和服务举措。依托区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与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督促辖区企业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打造安全可靠的数据生态环境。(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委网信办,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

(十八)促进全社会协同联动。强化政务数据资源的汇聚共享,探索有序开放医疗、教育、交通等重点行业公共资源。建立线上业态服务联盟,促进行业协同和资源整合。利用智博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平台,推广我区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经验成果、示范案例,营造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区大数据局、区经信委,责任单位:区卫健委、区教委、区交通局等)

附件:渝中区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

渝中区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主要内容

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一、加速发展线上新业态

1

(一)大力培育重点产业互联网平台。

支持有关企业打造开放服务大平台,支持平台经济重点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局

各产业部门

2

鼓励企业开展线上协同办公、网络化协同研发设计等,培育发展一批工业APP

区经信委

各产业部门

3

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

区经信委


4

提升中新数据通道综合服务能力。

大石化管委会


5

(二)积极培育发展新零售。

实施新零售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新兴电子商务企业集群,支持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化电子商务品牌。

区商务委

各管委会

6

支持企业有序推广“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微信电商”等平台

区商务委

各管委会

7

推动企业实施“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融合业态,加快解放碑等商圈消费智慧化发展。

区商务委

各管委会

8

鼓励有关企业发展定点定期配送新业态。

区商务委

区交通局

9

(三)更加重视发展数字内容产业。

加速打造印刷二厂等文化产业集聚区域。

区文旅委

电创园管委会

10

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

区文旅委


11

加快发展壮大游戏、电子竞技等产业,积极培育网络文学等新兴产业。

区文旅委

区经信委

12

(四)注重发展数字化金融服务。

鼓励支持驻区金融机构建设5G网点,开展智能化服务。推广“无纸化”线上办贷和电子合同。

区金融办


13

鼓励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支持供应链金融模式。

区金融办


14

推动区块链在跨境支付、在线支付等金融领域应用。

区金融办


二、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


15

(五)探索发展“宅生活”服务模式。

鼓励建设一批“线上餐厅”,支持发展“线上家政”。培育本土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起飞线”发展。鼓励发展“无接触配送到家”新模式。

区商务委

各管委会

16

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依托“一键游渝中”系统,探索“云旅游”模式。培育“宅生活”数字体育生态。

区文旅委


17

(六)探索发展“在线医疗”服务模式。

依托智慧医院信息平台,推进“一站式就诊服务

区卫健委

区医保局

18

推广基于5G技术的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等远程医疗应用。

区卫健委


19

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医生诊断记录、处方用药、支付信息等过程透明化。

区卫健委

区医保局

20

融入全市智能传染病预测平台建设,开展全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预警、监测、统计分析、应急处置工作。

区卫健委


21

建设区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

区民政局


22

(七)探索发展“线上教育”服务模式。

依托渝中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智慧课堂、智慧评价等应用。

区教委


23

鼓励各校园与平台企业合作。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

区教委


24

完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网络培训服务体系。

区教委


25

(八)提升商务活动线上服务能力。

探索线上云招商模式,做好区域推介宣传。

区招商局


26

创新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服务贸易发展方式。

区商务委


27

发展“互联网+”法律事务等线上服务,建成一批智能律所。

区司法局


28

(九)增强交通出行线上服务体验。

推进“互联网+出行”,提升交通支付智能化水平,服务网约车、共享汽车平台发展。

区交通局


29

升级渝中智能交通管控平台,推进渝中勤务实战化管理调度指挥系统建设。

区公安分局


30

启动建设渝中智慧停车项目。

区城管局


31


(十)提高就业社保线上服务水平。

推进线上招聘求职、培训、创业、政策经办等线上平台使用。

区人社局


32

推动全区社保办理“一站式”服务模式建设,实现跨地区业务协同。

区人社局

区医保局

三、统筹推进线上管理


33

(十一)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建设渝中区新型智慧城市智能中枢项目,推动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运行系统有序接入智能中枢。

区大数据局


区城管局、区应急局、区政务服务办、区住建委、区文旅委、区教委、区卫健委、区人社局等

34

夯实渝中智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开发区安全生产智慧综合监管系统。

区应急局


35

建设社区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共治平台。

区委政法委、区大数据局

区民政局、各街道

36

(十二)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推广使用“渝快办”,提高“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比例,提高办事指南精准度,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智慧大厅建设。

区政务服务办


37

部署协同办公云平台。

区大数据局


38

优化完善全区一站式门户网站。

区党政信息中心


四、完善保障措施


39

(十三)强化全区统筹推进。

区云长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加强调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日常工作推进。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区大数据局


40

(十四)抓实示范应用带动。

实施线上业态培育行动计划。

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局


41

实施线上服务创新行动计划。

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局


42

实施线上管理统筹行动计划。

区大数据局


43

(十五)统筹政策加强扶持引导。

用好区级财政资金支持线上业态线上服务发展和重大线上平台建设。

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局

区财政局

44

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涉企扶持政策。

区发改委、区人社局、区税务局

区财政局

45

用好用活渝中区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资源。

区国资公司

区财政局

46

(十六)强化金融扶持。

建设“渝中快融”平台,为银行获取企业高质量信息等提供支持。

区经信委

区金融办

47

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适度提高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授信额度。

区科技局

区金融办

48

做好中小微企业专项资金对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的贴息工作。

区经信委

区财政局

49

(十七)实行包容审慎服务监管。

优化行业准入和许可,支持新业态特征表述纳入登记范围。

区市场监管局


50

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检查与网络安全应急演练。

区委网信办

区公安分局

51

(十八)促进全社会协同联动。

强化政务数据资源汇聚共享,探索重点行业公共资源有序开放。

区大数据局

区卫健委、区教委、区交通局等

52

建立线上业态服务联盟。

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局


53

推广我区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的经验成果、示范案例。

区经信委、区大数据局



附件下载: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中区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工作措施》的通知.docx

文件下载: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中区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工作措施》的通知.doc

部门解读:

《渝中区关于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的工作措施》文字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