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城旅游线路及配套设施专项城市设计
为使下半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更加便捷,更加凸显区域特色,我区编制了渝中区下半城旅游线路及配套设施专项城市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一、设计目标
构建下半城旅游区车行、人行骨架系统、规划下半城旅游区人流、车流交通流线,完善下半城旅游区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下半城旅游区重要城市道路景观风貌。旨在将下半城打造成为最具重庆山城历史人文特色的旅游带。
二、总体结构
总体上形成“三横六纵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1、三条横向串联四大景区的城市道路;
2、六条纵向串联上下半城山城步道魅力游廊;
3、多个人流集散的空间节点。
三、线路特色
在“三横六纵”空间结构控制基础上,设计落实各条线路及空间节点功能。
(一)重庆魅力之旅——现代与传统的交融,城市门户展示带,集展示、观光、休闲于一体
新华路是上下半城的分界道路,展现出重庆丰厚的历史底蕴及城市魅力。是体现重庆现代化都市及历史老城特色的重要旅游线路。由西至东串联较场口、解放碑、人民公园、长江索道、罗汉寺、打铜街历史街区、重庆饭店、浙商朝天门中心、朝天门来福士广场、朝天门码头等景点。
(二)都市人文之旅——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商业街道,独具特色的山地历史文化街巷,以及历史风貌与现代时尚的碰撞与交融
从解放东西路至陕西路,整条线路贯穿了下半城四大文化旅游景区,是体验重庆下半城历史风貌的重要旅游线路。由西至东串联十八梯景区、白象街景区、老鼓楼遗址公园、人民公园、湖广会馆、打铜街、曹家巷、陕西巷、浙商朝天门中心、朝天门来福士广场、朝天门码头等景点。
(三)滨江景观之旅——滨江景观的展示窗口
长滨路具有丰富的滨江景观资源,是体验滨江慢行系统的重要线路,同时也可以串联四大景区。
由西至东串联长滨路滨江公园、十八梯、储奇门、人和门、太平门、长滨路滨江景观带、湖广会馆、东水门、海客瀛洲、朝天门来福士广场、朝天门码头等景点。
(四)时代穿越之旅——独具特色的山城步道,时空穿梭的跨越体验
六条从现代都市到传统历史风貌,再到滨江风光,穿过各个景区,体验重庆各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从时间轴线上体验重庆下半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