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500103009283772K/2025-00042 发布机构 渝中区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9-03 发布日期 2025-09-11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渝中府办〔2025〕77号 有效性
索引号 11500103009283772K/2025-00042
发布机构 渝中区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其他
成文日期 2025-09-03
发布日期 2025-09-11
体裁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渝中府办〔2025〕77号
有效性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中区现代商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区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渝中区现代商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93

(此件公开发布)


渝中区现代商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动现代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着力打造商品贸易总部集聚、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数字商务创新提速的现代商贸产业发展领航区;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高端品牌汇聚、国际品质彰显、传统现代共鸣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着力打造全球资源要素联通、国际经贸交往活跃、开放辐射能级提升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充分发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火车头作用,扛起商贸大区担当、展现商贸强区作为。

二、发展目标

——全市商贸第一区再造新优势。在区域竞跑争先中扩大头雁优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5%,总量在全市率先突破2000亿元,位列全市第一;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年均增速12.5%,总量达6000亿元以上;商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2%以上,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在线上线下融合中加速转型升级,限上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8%,总量达180亿元以上,占限上零售额比重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指标

2024

2025

2026

2027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亿元)

4227

8.7%

4750

12.5%

5350

12.5%

6000

12.5%

社零总额(亿元)

1762.8

3.8%

1850

5%

1943

5%

2040

5%

限上商贸企业网络零售额(亿元)

111

8%

130

18%

154

18%

180

18%

——国际消费核心区构筑新高地。全球优质消费资源加快汇聚,国际知名品牌达600个,离境退税商店达100家,高品质国际酒店达10家,米其林、黑珍珠高品质餐饮门店达8家,高端消费生态体系成形起势。持续深化“四首经济”“五大特色消费场景”建设,首牌首店突破1000家、位列全市第一,首发首秀年均达120场以上,引育代表性新消费品牌50个,品质消费供给更加丰富,优质消费品牌矩阵进一步完善

指标

2024

2025

2026

2027

总量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国际知名品牌(个)

420

34

500

80

550

50

600

50

首店首牌(家)

532

122

682

150

862

180

1072

210

首发首秀(场)

119

120

120

120

离境退税商店(家)

24

0

50

26

75

25

100

25

——内外贸一体化迈上新台阶。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深化建设,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全球资源整合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7年,培育内外贸一体化“排头兵”企业3家以上、累计达5家以上,外贸进出口额达90亿元、年均增速7%

指标

2024

2025

2026

2027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内外贸一体化“排头兵”企业(家)

2

0

3

1

4

1

5

1

外贸进出口额(亿元)

74

2

79

5

84

5

90

6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19000

18535

6000

——

6300

300

6600

300

——多元化商业空间展现新风尚。“国际消费极核市级商业标杆社区优质生活”三级商业体系建设提速推进,新增大型商业载体面积超50万方,培育销售额超10亿元的商业项目16家以上,特色商业街区达15条、特色消费场景达100处、品质社区商业综合体达13

指标

2024

2025

2026

2027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大型商业载体面积(万平米)

220

11.1

226.9

6.9

240.3

13.4

271.5

31.2

超十亿元商业项目(家)

12

——

12

——

14

2

16

2

特色商业街区(条)

9

2

11

2

13

2

15

2

特色消费

场景(处)

65

10

80

15

90

10

100

10

品质社区商业

综合体(个)

10

——

11

1

12

1

13

1

——高能级商贸主体壮大新动能。集聚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区域总部,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品牌企业,壮大一批具有产业链供应链掌控能力的“链主”企业。新增重点商贸企业15家以上,总量达到81家以上;新增销售额10亿级企业5家以上,总量达到34家以上

指标

2024

2025

2026

2027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总量

增量

重点商贸企业(家)

66

1

71

5

76

5

81

5

销售额10亿级企业(家)

29

-3

30

1

32

2

34

2

三、重点任务

(一)深入实施商贸载体强基培优提升行动

1.塑造地标商圈“一核两极”。精心打造“高端、国际、特色”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实施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双倍增”行动,打造中西部首个GDP、社零“双千亿”中央商务区。丰富高端消费供给。打造解放碑“十字奢尚”高端消费集聚区,强化时代广场、WFC、金鹰财富中心等头部重奢、高端精品布局,提级鲁祖庙中华巷十字金街精致消费街区,支持新华万象引进国际一线、高端轻奢品牌,打造兼具时尚品位与先锋品质的国际潮奢消费地标,鼓励来福士集聚品牌首店、概念店,打造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国际精品购物中心;积极对接LVMH、开云、历峰等国际知名集团,大力引进国际高端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本土品牌潮牌,持续健全高端娱乐、美妆高化、环球美食、高奢SPA、高端文化艺术等品质消费生态,到2027年集聚头部重奢、国际一线等知名品牌600个,高能级品牌中心店、城市旗舰店、精品形象店100家。集聚高端消费人群。大力招引集聚世界500强、行业龙头、法人总部等高能级机构,加快打造较场口中央娱乐区、大都会绿野新天地餐饮航母,探索推出商圈白领权益卡,融合构建财富管理中心、高端医美诊所、艺术品鉴等高端生活圈层业态组合,支持新华万象引进高奢酒店,提速建设万豪文珑、洲际英迪格等奢尚酒店,开展“渝悦消费·中意之旅”票根经济主题促销,打响“乐游”“乐购”“乐住”“乐享”品牌,进一步吸引本地高净值消费客群及外地中高端文旅客群丰富国际消费生态。大力发展免退税经济,深化解放碑离境退税示范街区建设,拓展国别馆、保税店、离境退税商店布局,升级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加快推动缅甸金珍珠国家馆等重点项目落地,积极推广“保税展示+跨境电商”快速配送、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新模式,到2027年,构建形成“10家保税展示交易中心+15家国别馆+100家离境退税商店”的“买全球、卖全球”世界超市消费生态。做靓特色消费IP壮大“文化+”“艺术+”“演艺+”“数字+”等多元融合消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演艺经济、次元经济、赛事经济、数字娱乐等消费新业态,提速建设中央艺术区,支持国泰艺术中心引进中外经典剧目,做靓演艺品牌,持续更新地王广场2077赛博城市、S95超次元中心、魔幻二次元动漫主题基地等次元消费空间,推出洪崖洞数字体验集聚区等一批“科技+消费”新场景,支持十八梯等特色街区联动国潮动漫、文化非遗等特色IP,开发“大渝三千”等沉浸式主题秀演项目。

提质打造“新潮、时尚、活力”大坪城市地标商圈。实施提档升级工程。深化市级示范步行街建设,支持龙湖时代天街实施三年迭代提升计划,焕新“2广场+2公园+4街区+2主题区”超级消费场景,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主题店,不断焕新沉浸式、体验式流量美陈场景,持续加大营销推广,推动更多首发经济的“头回客”转变为品牌消费的“回头客”,力争2027年销售额突破60亿元。推进百联奥莱与大坪英利大融城合作打造都市奥莱折扣中心。实施商圈扩容工程。有序推动八县办地块、交通大学地块等项目出让,加快推进大坪正街城市更新,加速煤建新村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谋划打造七牌坊、茶亭北路等特色街区,丰富商圈内涵、拓展商圈外延。优化交通网络,提速轨道27号线、18号线北延伸段开通,联动提升商圈交通便利性。提质建设石油路社区“15分钟高品质便民生活圈”,打造“渝邻汇”等社区综合服务体。实施潮玩集聚工程。顺应“Z世代”新兴消费需求,打造龙湖时代天街青年潮流消费地标,做靓时代大道公路秀场、十字大道品牌首发大道等时髦秀场,升级D馆社交娱乐空间、E馆二次元特色IP场景、D8餐酒吧街区,丰富国际潮牌、轻奢餐饮、次元电竞、运动潮流、不夜生活等多元消费矩阵,年均引进首店首牌60家、落地首秀首展40场。

加快打造“滨江、休闲、精致”化龙桥新兴商圈。创新滨江消费场景。充分发挥嘉陵江岸滨水资源优势,提速建设陆海国际中心消费新地标,打造商业、办公、酒店、观光多元生活新生态,打造华盛路西段青年消费带、天地湖休闲娱乐消费带,加快亮相重庆100—天际Skyline等特色消费新场景,构建24小时活力水岸。营造休闲消费氛围。打造重庆天地音乐节、天地咖啡艺术节、天地餐饮周等主题活动,携手知名艺术家策划活力IP首展,链接圈层主理人资源打造SUPER YES天地夜市等主题市集,营造“轻质休闲+艺术社交”消费氛围。培育精致消费业态。提升重庆印象城、重庆天地、嘉陵中心3大滨江商业品质,优化商圈空间布局、动线衔接、场景贯通,加速集聚高端酒店、时尚购物、商务全宴、环球珍馐、亲子娱乐、健身娱乐等消费业态,再造百亿商圈新极。

2.推进特色街区“各美其美”。做靓巴渝风母城文旅街巷,做靓十八梯老重庆、真山城、新体验商旅文融合名片,打造鲁祖庙历史文艺、市井新潮新派生活目的地,构建枇杷山老街蜀韵风采、闲适慢活社交聚场,焕新重庆湖广“一墙、一馆、两街、三门、四苍”山城古韵风貌街巷等,推动历史街巷穿越古今、邂逅烟火。塑造辨识度都市消费街巷,打造国浩云里国际消费、品质生活特色街区,凤凰花街微醺欢聚、悠活新玩活力地标,大井巷重庆首个先锋文化IP街区,茶亭北路人情味、生活味、文化味“三味”老街巷,妙街2期青年疗愈情绪能量聚场,彰显悠闲悦享、城市微旅生活目的地。提升亲水性滨江休闲街巷,推出嘉宾里滨江雅韵休闲生活美学街巷、山城巷二期24小时人文旅居艺术街区,升级戴家巷城墙瞰江、都市怀旧渝味生活街巷,形成滨水休憩、休闲观光开放式消费空间。

3.提升商业载体“能级活力”。新增一批品质消费地标。加快亮相50万方新建地标商业,产业前置引进头部运营商,推进日月光与优质运营商合作,打造集品质住宅、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综合体;推动“朝天汇海”引进知名运营商,打造集演出演艺、娱乐消费等于一体的文商旅商业旗舰;推动恒大云邸联动知名潮流IP,打造“一方谷”漫氧绿洲自然游逛艺术街区。盘活一批特色消费载体。全面梳理100万方闲置低效载体,因地制宜探索大业主、大资方整体持有、统一打造的多业权物业整合路径,推动地王广场打造全国最大的二次元主题购物公园,鼓励世贸大厦引进京东城市旗舰店、电竞娱乐等特色业态,打造潮流消费新旗舰,加速推进金鹰财富中心、重庆中心等载体产权、经营权整合重组,推动恒大解放碑中心、协和城等地块重启。升级一批存量在营商业。持续焕新200万方存量商业,积极争取开展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支持存量商业载体融合型、时尚型、策展型、主题式改造,加速实施大都会“蝴蝶计划”,推动协信升级“星光妙塘”西南首个情绪文旅商业,推动万摩购物中心向亲子文娱等细分赛道升级,支持百货商场完善国际友好、母婴友好、宠物友好等主题设施,形成“1+5+10”(150亿级、510亿级、105亿级)超级商业组团。加快实施朝天门市场环境提升、业态升级、市场管理三大工程,推动朝天门市场打造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商贸名城。

(二)深入实施商贸品牌示范引领提升行动

1.丰富高端品牌矩阵。研究实施《解放碑高端品牌集聚区领跑计划》,强化解放碑“世界级奢尚商圈”金字招牌,优化“商务委+管委会+专业机构+商业项目”联动招商机制,瞄准140个待引进品牌,精准招引国际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融合店,提升时代广场、WFC、金鹰财富中心品牌能级,稳驻古驰、普拉达、缪缪等核心品牌,策划解放碑国际名品消费月活动,到2027年,集聚国际知名品牌600个。

2.集聚优质首店首发。构建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加快打造解放碑朝天门、大坪两大首发经济集聚区,十字金街、时代大道、朝天门广场3大城市秀场,来福士水晶连廊、天台131、山城巷等10大首发地标,大力吸引国际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本土品牌潮牌来区开设首店、首发新品、首展精品,谋划举办新消费品牌大会,到2027年,培育引进新消费品50个,高能级首店品牌累计超1000家、首秀首发年均120场。

3.焕新老字号品牌力。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支持老字号开设新店、旗舰店,开发国潮新品、IP联名爆品。活化老字号文化资源,促进老字号与文旅融合,培育叫响德元、九园、老四川枸杞牛尾汤等一批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鼓励老字号增品种、提品质、强品牌,进商圈、进步行街、进景区,引导老字号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打造“直播+老字号”新模式,支持老字号“出海”开拓境外市场,到2027年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分别达9家、58家以上。

4.培育本土原创品牌。做靓“渝伴礼”重庆特色伴手礼品牌,升级“渝伴礼”首家特色伴手礼旗舰店,开展“渝中有礼”母城特色伴手礼评选,谋划打造一批具有故事性和情感价值的特色产品,培育气味日记等“必购必带”品牌20个。鼓励企业孵化、提升、创新自有品牌,打造渝派服饰原创设计师孵化中心、国潮时尚产业园、母城匠心等平台,推动原创设计、国潮非遗、文化体验一体化发展。培育巴渝文创艺术品牌,引导蜀绣台灯、烙画文创等非遗文创融入市场。持续扩大本土总部消费品牌影响力。

1 商贸品牌示范引领提升行动重点项目

高端品牌矩阵打造项目。加大招商运营扶持,持续引进国际品牌入驻渝中,到2027年,集聚服饰、钟表、珠宝等国际知名品牌600个。

“四首经济”深耕精耕项目。打造解放碑、大坪两大首发经济集聚区,十字金街、时代大道、朝天门广场3大城市秀场,来福士水晶连廊、天台131、山城巷等10大首发地标,高能级首店品牌累计超1000家、首秀首发年均达120场。

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项目。支持老字号开设新店、旗舰店,开发新品、潮品,鼓励老字号品牌、特色非遗、巴渝文创增品种、提品质、强品牌,到2027年,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分别达到9家、58家以上。

本土原创品牌培育项目。做靓“渝伴礼”重庆特色伴手礼品牌,培育气味日记等“必购必带”品牌20个;着力打造西南最大的原创女装品牌孵化基地,到2027年,汇集本土服装原创品牌100家以上;加快巴渝文创品牌集聚,到2027年,特色街区集聚巴渝文创品牌50个以上。

(三)深入实施商贸消费多元融合提升行动

1.培育非标商业新赛道。深挖潜力街巷、城市公园、特色建筑等非标商业资源,持续发布非标商业机会清单,加快亮相一方谷、枇杷山老街、重庆湖广等非标商业项目。充分发挥西南非标商业联盟优势,擦亮西南非标商业大会品牌,鼓励各类非标商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品牌来区发展。携手高和资本等股权基金引进优质非标商业资方、内容方,开展非标商业“点对点”精准对接。完善非标商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存量非标商业项目调改升级,到2027年,建成非标商业项目30个,成为西南非标商业风尚策源地。

2.扩大“不夜渝中”影响力。深化重庆夜间经济核心区建设,优化“两带一圈多点”[1]夜经济空间布局,打造“较场口山城巷十八梯”50万方夜间经济集聚区,提质建设解放碑洪崖洞、贰厂、十八梯山城巷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积极推出夜间新品首发、深夜美食地图、城市主题光影秀等夜购、夜赏、夜味、夜养、夜玩“五夜”消费业态。加快推进磨房巷片区整体更新,大力引进LiveHouse(音乐展演)、高端KTV、潮流酒吧、深夜剧本杀等娱乐业态,持续提升较场口娱乐广场、十八梯凤凰花街等夜间消费场景,做靓全球不眠之夜、山城巷天灯节等品牌活动,推动较场口片区夜经济“得意归来”。

3.做靓特色消费新场景。发挥“江崖街洞天”资源禀赋,深化巴渝特色消费场景建设。依托“两滨”惬意江岸资源,打好景观牌、特色牌,焕新珊瑚公园“城市音乐基地”等一批小而美亲水商业项目。结合“一带六横十六纵”山城步道建设,拓展“步道+”消费新空间,亮相鹅岭“玉垒浮云”悬崖栈道等一批崖壁步道场景。立足“一街一景、一街一特色”,打造茶亭北路茶歇后街等一批“山城记忆名街名巷”。利用城市独有“防空洞”空间,植入精酿餐吧、精品书屋、密室逃脱等特色业态,推出山城巷奇思妙想“放空洞”等一批洞穴消费场景。发挥立体山城特色优势,做靓大融汇“朝天观风”天台等云端天台名片。新增“江崖街洞天”五大巴渝特色消费新场景30个、总数达100个,创建一批市级消费新场景、新品牌、新空间。

4.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加快发展前沿数字消费,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在消费领域深化应用,推广新零售、云逛街、无人配送、AR互动等新模式,推出城市萌娃数字人IP,打造魔导力元宇宙等一批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融合数字消费新场景15个。丰富低空消费场景,加快亮相珊瑚公园低空飞行主题公园,培育飞行培训、航空研学、低空会展等新业态。提升悦己消费体验,培育壮大娱乐潮玩、宠物消费、电竞赛事等体验式消费,支持发展健康养生、兴趣课程、解压疗愈等业态,鼓励打造集宠物洗护、医疗、摄影、零售于一体的一站式超级MALL,加快落地王者荣耀电竞嘉年华、演艺空间、文化园项目。

5.促进服务消费新跃升。推动服务消费向品牌化、连锁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释放健康消费潜力,加大高品质医疗服务供给,完善国际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发展“互联网+”医疗、药膳餐饮、中医研学等新业态,支持发展特色门诊部、诊所和中医国际医疗服务,推进“全科+专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医疗服务。丰富体育消费供给,培育“跟着赛事游渝中”品牌,升级山城步道游、滨江岸线游等体育旅游精品路线,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大力发展虚拟体育、电子竞技、无人机大赛等新业态,持续引进高能级国际大赛、提升自主品牌赛事影响力。提升银发消费品质,鼓励社会资本发展高品质养老机构,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普惠托育服务,支持培训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兴趣类课程,鼓励旅游平台企业开发银发专属频道,鼓励城市公园和特色景区推出优惠产品和套餐服务。激发文娱消费活力,打造一批“渝中有戏”精品文化剧目,鼓励发展国风国潮、沉浸式和小剧场演出等文化新业态,承接举办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国际光影艺术节等特色活动,打造抗建堂戏剧文化风貌区等15处演艺新空间。挖掘家政消费潜力,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积极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推动本土家政企业品牌化发展,鼓励家政企业发放优惠券、体验券,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保障家政服务质量与消费者权益。

2 商贸消费多元融合提升行动重点项目

非标商业风尚策源地项目。深挖山城文脉、城市绿岛、母城遗珠资源,打造大井巷、嘉宾里等一批历史街巷、城市公园、特色建筑领域非标商业项目,到2027年,建成非标商业项目30个。

“五夜”生活业态培育项目。夜玩:推动较场口娱乐广场提档升级,陕西路打造赛博朋克主题街区、戴家巷打造夜间艺术后巷空间、贰厂打造山城夜间潮流艺术集聚区;夜味:推动八一路好吃街优化提升,鼓励发展特色酒吧、演艺吧、音乐餐厅、深夜食堂等夜味场景,打造山城夜间美食打卡地;夜赏: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策划“不夜重庆”文化艺术主题活动,鼓励三峡博物馆开设夜间博物展示、国泰艺术中心打造夜间演艺文化新地标;夜购:支持国内外品牌在夜间举办时尚走秀、时尚展览、新品首发等活动,打造解放碑十字金街等品牌夜秀秀场,鼓励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展夜间购物节、深夜购物不打烊等夜间促销活动;夜养:积极发展夜间运动健身、医美康养,升级大田湾荧光跑等品牌活动,鼓励室内篮球馆、网球馆、滑冰场、健身房等创新夜间服务方式。

特色消费场景拓展项目。做靓10个云端天台、10条后街支巷、10处防空洞穴、10条临崖步道、10个惬意江岸,到2027年,新增“江崖街洞天”五大巴渝特色消费新场景30个、总数达100

(四)深入实施商贸资源链通全球提升行动

1.进一步做强开放平台。一体推进自贸试验区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在医药电商医保卡线上支付等领域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形成制度创新成果6项以上。立足解放碑和化龙桥等重点区域,打造陆海新通道立体产业园等重点园区,推动化龙桥自贸联动创新区高质量发展。对标CPTPPDEPA等国际经贸规则,在数据跨境流动、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创新等领域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做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积极参与重庆和新加坡双城双周活动,策划举办中新国际消费节等系列活动,市、区联动组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运营中心实体化运营专班,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综合展厅改造升级。出台支持中新项目集聚发展扶持政策,打造来福士中新国际金融产业园和国际企业总部集聚区。积极推动陆海新通道股权投资基金和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中心落户,探索开展中新跨境征信领域合作和“来数加工”试点。

2.扩大进口质量和规模。积极融入全市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鼓励外贸企业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道优势,完善进口商品分销体系,加快发展保税、免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打造西部肉类进口分销高地,支持企业拓展进口肉制品等海外资源品类规模,加大牛羊肉、海鲜等产品进口。打造西部地区黄金珠宝国际贸易高地,深化“保税展示+珍珠公盘”新模式,办好缅甸珍珠国际采洽会,吸引更多国际黄金珠宝玉石来区展示交易。引进培育高能级进口主体,促进母婴用品、化妆品、酒类、文化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进口,壮大一批电子产品、钟表、化妆品、酒类进口商贸平台,引进一批母婴用品、日常大众消费品进口服务品牌。到2027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90亿元、年均增长7%

3.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积极承接外贸优品中华行等外贸产品拓内销系列活动,支持外贸企业用好进博会、消博会、西洽会等重点展会平台,深化与境内外采购商、供应商供需对接,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专业市场,推动外滩摩配、渝派服饰等专业市场探索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鼓励国展、尔安汽车等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推动中冶赛迪等探索新型易货贸易新模式。推动“外贸优品”进入国内市场,支持“外贸优品”进电商平台、进商场超市、进商圈步行街。加大“三同”产品宣传推广,鼓励大型商超设立“三同”产品销售专区。引育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指导企业提升研发设计、标准衔接、品牌营销、渠道布局能力,打造飞渝平台、全贸通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内外贸并重的试点示范企业。到2027年,累计新增内外贸一体化“排头兵”企业5家以上、形成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5个以上。

4.擦亮国际展会名片。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承接一批国家级、市级重大会展节会,高质量办好重庆·新加坡体验周、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成渝双城消费节、重庆都市文化旅游节暨城际旅游交易会、不夜重庆生活节等大型节会。做精做强原创节会IP,打造中国“重庆造”服饰采购节暨重庆时装周、重庆国际咖啡节、解放碑国际消费节等一批特色品牌。支持行业协会、商会、企业通过“市场主导+社会化开发+政府支持”打造高水平节会,打造西部钟表博览会、解放碑时尚美妆节等一批特色节会。完善“会展+招商”联动机制,实施“会展+产业”招商专项行动,鼓励联动举办产业推介、政企对接等招商引资活动,推动“展商变投资商”,放大展会综合效应。加强会展节会载体建设,完善会议中心、酒店、餐饮等会展经济功能及服务配套,提升接待服务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议承接能力。

3 商贸资源链通全球提升行动重点项目

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市、区联动共建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逐步形成以解放碑为核心、以化龙桥和菜园坝为两片的“一核两片多点”发展格局,国际货代备案企业数达到100家以上,引进3家以上全球知名国际货代物流企业。形成西部国际货代功能性总部集聚中心、重庆市国际货代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货代“星级”楼宇等一批标志性成果。

中新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平台项目。出海平台由LOTUSIASINGAPOREPTE. LTD.在渝成立项目公司,与中新(重庆)产业促进孵化中心联合运营。平台将充分利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资源和优势,为企业出境前的市场调研、实地考察、境外公司设立、投融资服务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支持,确保企业能够高效、顺利地进入新加坡及东盟市场,并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平台也将积极拓展双向出海服务功能,为有意拓展中国市场的海外企业提供市场准入咨询、政策解读、落地协助等服务,助力其在中国市场建立稳固的业务基础,推动形成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西部肉类进口分销高地项目。鼓励国展实业、市农产品、瑞洋贸易等扩大进口肉类规模、拓宽进口肉类品类,完善分销渠道,推动肉类进出口规模稳步提升,占全市比重达80%

缅甸珍珠国家馆项目。推动落地缅甸珍珠国家馆,集聚上下游资源,打造集珍珠展示、交易、加工、拍卖等全产业链消费场景,探索在核心商圈设立保税仓试点,推动打造珍珠保税交易中心。

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基地创建项目。鼓励外贸企业设立自营分销中心,引导企业发挥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优势,拓展优质消费品分销网络,推动外滩摩配市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能级提升项目。培育壮大本土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报关通关、跨境结算、供应链金融等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五)深入实施商贸供给结构优化提升行动

1.打造商贸总部集聚区。用好培育壮大商贸总部经济政策,大力招引国内外大宗贸易龙头企业。鼓励商贸总部企业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打造供应链协同平台,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壮大总部贸易规模,鼓励重庆医药、桐君阁协同推进专业化药诊服务模式,强化创新药、银发健康、美丽经济等热点领域药品供给;鼓励中石油、中石化升级油气网络,拓展批零直销、充换电、加气加氢和非油业务;推动供销系整合供应链运营管理体系,培育壮大农资、农产品、金属等批发贸易规模。积极对接上海煤炭交易所、中国化工网等全国领先贸易平台,挖掘疆煤、陕煤入渝等机遇,推动一批能源、化工大宗贸易企业落地。建设重庆火锅产业要素集采中心,打造30亿元级重庆火锅产业要素交易线上平台。

2.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以争创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为契机,推动线上线下零售创新转型,支持传统零售企业引入优质数字化服务商,数字化赋能实体零售体验式、社交化、智能化转型,支持线上零售企业拓展线下体验店、智慧商店。推动多元化创新,支持龙头企业推广集采集配、统仓统配、云仓直配等新模式,鼓励屈臣氏、罗森等连锁企业“数字赋能+连锁经营”,发展“一店多能”,搭载便民服务项目,大力发展精品店、集合店、快闪店、品牌折扣店等新业态。推动品质化供给,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深入开展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行动,持续开展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惠民消费季活动,培育智能家居、数码产品、智能穿戴等消费增长点,大力推广国货“潮品”,积极支持服饰、美妆、珠宝、艺术品等行业头部国潮品牌进商圈、商场、特色街区。

3.建设品牌餐饮集聚地。培育壮大总部餐饮企业,支持餐饮行业品质化、连锁化、融合化发展,支持精品咖啡、精致轻食、茶饮等品牌拓展市场,餐饮业营业额年均增长15%以上。提质国际友城美食集聚区,扩容重庆天地国际友城美食街,引进培育全球精品餐厅,丰富高端餐饮、融合料理等业态,打造中国西部国际友城美食集聚示范区,到2027年,集聚国际美食品牌20家,落地国际餐饮企业3家。打造餐饮美食地标,鼓励大都会、万象新华、来福士等商业载体引进米其林、黑珍珠高品质餐饮,打造大井巷火锅主题特色后街,提质国际化、多元化、融合化美食供给,做靓“美食之都”城市名片。传承发扬渝菜烹饪技艺和母城饮食文化,持续推广“渝味360碗”品牌,培育认定“渝味360碗”美食示范店、旗舰店、街区,发布渝中美食地图、主题美食线路,讲好火锅发源等美食故事,培育名菜、名宴、名厨、名店,推动重庆火锅、老字号餐饮等“走出去”。

4.提升住宿业能级水平。加快引进培育五星级酒店、度假型酒店,打造解放碑朝天门化龙桥3大超奢酒店聚集带,形成与高端商业空间、奢侈品零售配套的消费闭环。大力推进老旧酒店改造升级工程,支持空置商业载体向连锁酒店品牌转型发展,鼓励引进国际高品质酒店品牌,提升住宿业国际服务水平。充分挖掘体现重庆山城、江城景观优势及历史人文优势的载体资源,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头部民宿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提质发展休闲业态,推进住宿业与文旅、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增加高端健身中心、冥想瑜伽场馆、品质休闲康养、商务茶室酒廊等品牌布局,满足多元化服务消费需求。到2027年,建成五星级及高品质酒店10家以上,创建星级民宿2家,入选全球奢华精品酒店联盟1家。

(六)深入实施现代商贸数智升级提升行动

1.壮大电商产业规模。做大直播电商,着力引进一批知名电商创新孵化载体、直播平台、多渠道网络机构、头部主播团队,推动壹网壹创直播孵化基地、中良美品电商直播基地打造“解放碑直播走廊”等直播场景,创新虚拟主播、3D直播间等带货模式,建设国内领先的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直播电商示范区。做优医药电商,鼓励和平药房、桐君阁等医药企业拓展线上购药、延伸线上诊疗,构建“7*24小时智慧药店+本地高效配送网络”。探索OTO在线医保个人账户结算政策试点,争取医保在线支付试点突破。做强跨境电商,推动渝欧跨境电商加快上市,鼓励渝欧跨境贸易产业园扩大园区规模,拓展进口母婴产品高标直播间等销售渠道,培育毛毛虫、单多多等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跨境电商集群发展,支持具有原产地优势的专业市场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

2.加快商贸数字转型。推动实体零售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鼓励商贸企业打造数字供应链平台,应用数字技术优化标准流程,赋能开店布局、进销存管理、物流配送、防伪溯源等环节,推动信息系统等智能化升级。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服务商数据整合优势,创新“以大带小”模式,为上下游中小商贸企业提供数字系统、支付、营销等关键环节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鼓励重百、乡村基、瑞幸等重点商贸企业升级微信小程序、APP等私域流量平台,推动中小商贸企业借助电商平台及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渠道拓展线上消费市场。鼓励商社电器、苏宁电器等家电卖场丰富智能产品供给,加快发展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智慧家庭产品等新型数字消费。

3.拓展数字应用场景。以数字重庆建设为牵引,升级“数智商务”驾驶舱,加强消费大数据“聚通用”,谋划推广外贸“订单+清单”预警管理、“渝悦·数智家政”“渝悦·菜市场”等一批数字化应用。深化解放碑朝天门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来福士等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建设,升级解放碑5G智慧步行街展厅,打造一批沉浸式、互动式数字体验新空间。鼓励商圈、街区、景区等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云逛街、云购物、云体验等数字消费新场景,提供智能停车、智能送货、智慧节能、智慧安防等服务,提升无人零售、AR互动、虚拟试衣镜等智慧体验。深化菜市场标准化、智慧化建设试点,升级互联网+配送、智慧农贸、智能导购体系,打造一批标准化智慧化示范菜市场。强化生活必需品保供数字化应用的覆盖能力,提高市场监测信息化水平。

(七)深入实施企业主体矩阵培育提升行动

1.夯实产业园区“硬脊梁”。深入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扩容重庆数字商务产业园,着力引进批发、零售类“独角兽”企业;打造新产业电商和新网商产业基地,大力引进新质电商企业链主型企业;依托再生资源集团、华铝新材料等产业链“链主”企业,积极培育建设金属、能源等大宗贸易园区,到2027年,建成百亿级园区2个以上。完善园区“一站式”服务机制,组建“代办+领办+专办”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审批、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拓展销售市场。

2.壮大商贸行业“领头羊”。开展“渝商名企”培育壮大行动,完善重点商贸企业培育机制,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区域总部、功能总部,重点培育连锁经营品牌企业,积极发展大宗贸易订单中心、结算中心,持续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市场竞争力、区域辐射力的“小巨人”“独角兽”“瞪羚型”商贸市场主体,加快引进钟表、珠宝、白酒、零食等细分领域头部品牌,推动华为、小米等智能销售终端连锁企业落地见效。

3.培育中小企业“金种子”。从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加强金融服务、保障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构建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培育机制,促进个体工商户梯次培育多元发展。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度培育计划,分类完善“限上企业”培育机制,常态化推进批发、零售企业“达限纳统”。鼓励众创空间等创业载体为中小微商贸企业提供工作空间、共享资源,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创新中小微商贸企业低成本融资、消费金融低利率贷款产品,推动中小微企业触网营销,拓广销售渠道,壮大销售规模。力争每年实现75家以上商贸企业入库纳统。

4 企业主体矩阵培育提升行动重点项目

“园区提质、企业满园”工程。积极推动产业园区集聚发展,重点引进培育数字商务垂直领域领头企业,到2027年,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达20家,新增销售额100亿元以上。

“领头羊”企业引育工程。围绕新质电商、医药、大宗商品等重点领域,引育一批“小巨人”“独角兽”“瞪羚型”企业,到2027年,新培育10家具有行业引领力的重点企业,新增商贸总部企业3家以上。

“金种子”企业培育工程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度培育计划,2027年,累计培育“金种子”企业150家以上。

(八)深入实施商贸环境配套支撑提升行动

1.升级国际消费环境。升级离境退税精准服务,提质解放碑西部首条离境退税示范街区,拓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规模,设立解放碑离境退税集中服务点,优化离境退税线上退付流程,策划推出一批“渝进蓉出”“蓉进渝出”境外人士离境退税游购路线,实现离境退税销售额成倍增长。用好金融产业优势服务高端消费发展,提升便利支付服务体验,深化全域支付便利化示范区建设,在高品质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离境退税商店等增设外币兑换点、外卡消费终端,联动支付宝开展境外钱包数字化宣传推广。提升国际化语言环境,在重点商圈、重点景点景区等增设国际志愿者服务站,完善公共场所多语种标识、导览设施,制作入境游便利服务手册,推出双语美食地图、菜单,为境外人士提供更多便捷消费体验。

2.链接全球经贸资源。发挥成渝涉外商会联盟、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项目办公室辐射带动作用,吸引高能级国际经贸促进机构、国际商协会入驻,推动境外采购商、投资商来区考察,促进国际贸易投资。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务领域合作,联合发布福布斯中国解放碑论坛竞争力榜单、成渝双城核心商圈指数报告,共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联合举办川渝老字号惠民嘉年华、成渝双城商圈线上购物节等高能级活动,联合发布商圈新消费场景、新消费品牌、城市机会清单,支持成渝两地经营主体互设互访,共享双城消费市场。

3.加密国际经贸活动。利用外国驻渝领事机构优势,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西洽会等重点展会平台,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港澳台、国际友好城区、外国商协会及投促机构经贸交流合作。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行业100强等龙头企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独角兽”企业,加大专业化、精准化、高效化招商力度,着力引进知名商贸企业来区设立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每年落地“招大引强”项目10个以上。

4.深化商务信用建设。深化“信用+商圈”试点,打造时代天街全市首个信用示范商圈。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推广在线消费纠纷解决、线下无理由退货,创新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挥标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一批放心消费商场、市场、景区、商店、网店、直播间、餐饮店。对夜间经济、网络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沙盒监管”、集中备案、错峰巡查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的打击惩治力度,规范商贸市场经营秩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渝中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促进大宗贸易健康发展等工作机制高位推动、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板块联动,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细落实。深化“区领导+产业部门+管委会(街道)”三级走访联系服务机制,开展“企业大走访”行动,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瓶颈问题,切实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服务满意度、发展获得感。

(二)加强政策扶持。细化落实中央、国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全力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积极抢抓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机遇,大力支持商业设施调改、数字化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迭代升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扶持办法,进一步促进优质消费资源集聚。充分发挥产业投资母基金作用,加快孵化培育商贸业新质生产力。

(三)加强项目支撑。加强全局性、战略性项目策划储备和统筹实施,增强重大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针对规划设计、用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资金筹措、项目审批核准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综合协调与服务。围绕特色商业街区、核心区老旧物业改造等重点领域,健全项目投资管理制度,探索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提高项目投资管理水平


附件:1.体系构架图

        2.发展目标

             3.四重清单

             4.渝中区现代商贸业产业招商图谱

       5.渝中区待引进国际品牌清单

附件下载:

附件1:体系构架图.docx
附件2:发展目标.docx
附件3:四重清单.docx
附件4:渝中区现代商贸业产业招商图谱.docx
附件5:渝中区待引进国际品牌清单.docx

文件下载: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中区现代商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docx

部门解读:

《渝中区现代商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字解读

一图读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