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我区高水平打造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窗口区

来源:渝中报 发布时间:2020-11-21 07:0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11月18日,在“合作创新·共赢未来”开放发展论坛上,区委副书记、区长左永祥作了主题分享,介绍了我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我区投资环境和合作机遇等情况。

“渝中是重庆‘母城’、经济高地和开放窗口”。左永祥说,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外事资源富集、对外交往“窗口”优势,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与市政府外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窗口区。

左永祥指出,近年来,我区发挥12家外国驻渝领事馆集聚优势,联动举办参与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会议等国际活动80余起,落地新加坡企发局等10余家国际机构和组织,集聚全市70%的外资金融机构,支持143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1200余家涉外企业在我区提质发展,国际化交流持续活跃。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平均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布局巴蜀小学、人民小学等国际学生接收学校8所,明确重医大附一院等6家定点医疗机构为涉外人员开展便利化就医服务,建设化龙桥、协信公馆等国际化社区、小区,为2000余名常住外籍人士提供就业、创业、就医、就学等方面国际服务,国际化配套不断完善。2019年,渝中共吸引境外游客164万人次观光游览,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0亿美元,国际化形象更加凸显。

左永祥表示,面对新起点、新机遇、新使命,渝中将抢抓重庆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机遇,全面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高水平打造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窗口区。

在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方面,将继续锁定现代金融、商贸文旅、商务服务、软件信息、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上到新的水平。

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方面,将策划开展解放碑、春熙路等成渝商圈联动消费节会,举办招商、会展、论坛等各类活动,发挥好驻渝领馆集聚优势,积极争取一批政务商务机构落地渝中,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友好交往城市10个,举办国际性交流活动突破100场次。

在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开展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全覆盖,“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等事项全面高效运行,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方面,将高质量推进解放碑—朝天门中央商务区、化龙桥国际商务区、菜园坝滨江城等十大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推动渝湘高铁和轨道5、9、10、18号线等一批铁路、轨道项目通车,打造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新增多语种标识体系覆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以上,全力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